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29599
  • 题量:28
  • 年级:高三
  • 类型:期末考试
  • 更新:2020-03-18
  • 人气:1012

[浙江]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历史试卷

1、

下列思想与古代农耕经济不相适应的是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B.“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C.“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D.“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28
2、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变化创新。汉朝对秦朝“有所损益”的措施是 
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②设立中朝  
③实行刺史制  
④实行皇帝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22
3、

唐朝长安崇仁坊,大约造乐器在此坊,故多修造乐器的商店,“昼夜喧哗,灯火不绝”;延寿坊有造玉器和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卖蒸饼的“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及“会饮”的饮所。这种状况说明
①商业活动空间有突破 
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商业活动时间有突破  
④出现沿街而市的现象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31
4、

下列对《中国古代丝织业分布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业中心仅局限于黄河流域
B.唐宋时期中国丝织业发展水平南北趋于平衡
C.元明清时期中国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
D.我国古代丝织业重心与古代经济重心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48
5、

中国象棋棋子中的“炮”,有时也写作“石”字旁。“火”字旁的“炮”出现最早应在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唐宋时期
C.元明时期
D.晚清时期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45
6、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说:“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下列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主张以相权来制约君权
B.提出了新的近代社会方案
C.提倡以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
D.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50
7、

下列历史记载最能体现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意图是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D.“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18
8、

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兵之术”
C.“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894
9、

近代《女学报》(1903年11月)有文章写到:“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这一种文明的好看,真是如雪之洁,如水之清,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对文中所述现象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报纸的宣传
②新式学堂的创办
③西方思想的传播
④南京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推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27
10、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一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下列能准确解读该材料的是
①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
② “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正处于第一次发展高潮
④北洋军阀政府压制实业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567
11、

1936年10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毛泽东此文中所说的“这个运动”是

A.北伐战争 B.工农武装割据 C.长征 D.建立抗日根据地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682
12、

某篇文章写道:“中国历史上偶发事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恐怕莫过于西安事变了。然而,我们重新检视史实发现,如此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西安事变,竟然只是两个男人(注:性格火爆的蒋介石与一向率性的张学良)情绪失控的产物,违背常理,也不禁令人哑然失笑!”。该观点是

A.正确的,因为历史的发展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B.正确的,因为历史人物的社会历史作用最主要是取决于其个性发展的程度
C.错误的,因为夸大了历史偶然性的作用
D.错误的,因为这只是一家之言,不可采信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57
13、

该图是一张股票,这张股票的发行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959
14、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传统制度”是指 

A.高考制度
B.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C.高级职称评定制度
D.高校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0
15、

表是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可以从此表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有

年份
总人口(万人)
非农业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1950~1957
55l96~64653
9137~10618
16.55~16.42
1958~1960
65994~66207
12210~1373l
l 8.50~20.74
1978~1984
96259~103475
15230~19686
15.82~19.02
l985~2006
104532~129315
21054~42071
20.14~32.53

 
A.1950-1957年城市化率低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            
B.1958-1960年城市化提高是因为大跃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的推动
C.1978-1984年城市化率降低是因为农村经济改革推动了城市劳动力向农村转移
D.1985-2006年城市化率的大幅度提高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成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97
16、

2011年6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某组织峰会并发表讲话:“10年来,各成员国团结一致、密切协作,……我们创立了新型国家关系模式,把“世代友好,永保和平”的思想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本组织成员国睦邻互信和团结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该组织应是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1803
17、

某同学在学习了罗马法以后,作了如下表述。你认为与书本观点相符的是
①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
②公民法由《十二铜表法》发展而来
③侧重于国家事务的万民法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④自然法的形成是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32
18、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欧洲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共同的历史作用有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②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③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1434
19、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堪称是中国历史发展里程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有惊人的相似。这指的是

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都包含有实行总统制的内容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97
20、

马克思指出:“拿破仑已经了解到现代国家的真正本质;他已经懂得,资产阶级社会的无阻碍的发展、私人利益的自由运动等等是这种国家的基础。他决定承认和保护这一基础。”为此拿破仑
①建立法兰西银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颁布《民法典》,保障小农土地所有制
③发动对外战争,防止王朝复辟    
④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改善与英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85
21、

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②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的工业能源是煤
③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④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石油作为新能源得到运用

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217
22、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有关材料中的“他的经济改革”不正确的是

A.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C.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D.推行“新经济体制”,以工业改革为重点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899
23、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96
24、

上个世纪40年代一段时间里,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法国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名画的复制品(见图)。一位德军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所说的“杰作”是指

A.二战期间,法西斯德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B.二战期间,法西斯德军轰炸法国城市巴黎郊区格尔尼卡的罪行
C.西班牙内战期间,法西斯德军轰炸法国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D.西班牙内战期间,法西斯德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28
25、

25自国家出现后,便逐渐产生了关于国家的理论和学说。随着人类对国家认识的逐步深入,国家学说也逐步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而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天亲阳而疏阴,任德不任刑。……故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辅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材料三 近来有一部分思想高远的人,或是相信个人主义,或是相信世界主义,不但窥破国家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并且眼见耳闻许多对内对外的黑暗罪恶,都是在国家名义之下做出来的。……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我们便大声答道: 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政府利用人民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1919年6月8日 陈独秀《每周评论》第二十五号
(1)据材料一、二,概括董仲舒与梁启超关于国家学说观点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关于国家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国家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391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后期,中国社会有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但国内矿产资源又明显不足,故从海外输入便成为白银的一个重要来源。
  中国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
世界白银的流动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中国商品和白银的交换关系。当时,世界上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最大需求国是中国,不是西方。……因此,世界两大银矿开采地的白银,最终大部分流入了中国。 这一现象之所以出现,关键是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当时中国的银价较高,在中外金银比价上,中国的金银比价是1∶4,而在欧洲至少是1∶12。在这一特定前提下,世界开采的白银大量流向了中国。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材料二  1934年,美国针对中国是全世界银本位中最主要的国家,便采取了提高白银价格政策,高价收购白银。……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入美国,致使中国国内通货紧缩,物价惨跌,工商业危机严重,工人失业,中国人民生活更为困苦。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
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洪国起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
(1)材料一中“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的国际背景是什么?促成当时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的直接原因,并简述美国当时在国内实行的财政金融政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2053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社会,……这个时期有科学研究活动,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这些科学研究活动及其发现是没有固定的社会角色(即专职的科学家)的情况下进行和取得的,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人是由当时的“哲学家”和“技术人员”(包括医生)兼职的。例如,……亚里士多德虽然是古典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始人,但是他公开的的社会身份是哲学家,研究科学是兼职的。 
——王顺义《西方科技十二讲》
材料二 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围。               
——王顺义《西方科技十二讲》
材料三  所谓科学革命一般说来指的就是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迄今为止,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分别以亚里斯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简要分析古希腊社会科学研究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确立的“新规范”及其确立的标志,并简要分析新规范“远远超出物理学范围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真正的科学革命”中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突出成就,并简要说明它与前一次科学革命成就之间的关系。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808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德国的动向最为敏感的历来是法国人,德法关系从来都是驱之不去的民族情结;从1870年到1945年法国和德国三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在战争的硝烟还没有散尽的时候,法国政治家们首先考虑到的是怎样使鲁尔钢铁基地不复为德国为所欲为地使用,……那就是组织一个煤钢联营的有限的联合来限制德国。     
——《20世纪的欧洲》
材料二  今天是欧洲历史性的一天。……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0个新成员国(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
——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5月1日)
材料三  欧洲联盟的成员国有太多的“民族主义”,它们更多地着眼于本民族的利益,而不肯把欧洲的“共同利益”放在“民族利益”之上,……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西欧各民族之间在各方面的“同一性”还会增多,这是合乎逻辑的。纯粹的理性逻辑完全有理由预告,“一体化”以及“全球化”的理性发展终有一天使“民族国家”的界限毫无意义。但是超越时空的逻辑取代不了现实的世界;今天看来,那仍不过是看不到边际的乌托邦。
——《20世纪的欧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法国和德国三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具 
体指哪三次战争?简述最后一次战争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
大事件。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欧洲的一体化和民族主义两者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