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30822
  • 题量:21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模拟
  • 更新:2020-03-18
  • 人气:846

[河南]2012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说明解密预测历史试卷(六)(含解析)

1、

小李同学想以“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为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那么他能用到的材料是                                                          
①造纸术的传播 ②印刷术与文艺复兴 ③指南针与新航路开辟 ④佛教传入中国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825
2、

2012年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170周年。下列有关该条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条约见证了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的开放
②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③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和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④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360
3、

2012年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中华民国100周年,100年前中国开始采用民国纪年法。下列事件不是采用民国纪年法的是:
①武昌起义 ②平型关大捷   ③成立同盟会   ④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题型:1
  • 难度:困难
  • 人气:419
4、

确定历史主题整理知识是常见的复习方法。以下资料是在哪一个主题下整理在一起的
①五四运动  ②南昌起义  ③井冈山会师  ④长征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的探索
C.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43
5、

图文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所反映的战役直接导致了

A.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D.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89
6、

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示了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报童在街上叫卖《申报》 B.人们用电话相互问候
C.飞机在空中盘旋 D.西装革履的男子在吃西餐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052
7、

该图是一张距今60年的老照片,你认为图中让农民高兴的事情

A.新中国成立
B.实施了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落实了
D.农业合作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98
8、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快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党和政府做的努力包括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
③修筑了三条入藏公路和青藏铁路
④建立西藏自治区
⑤设立了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671
9、

当前,我国经济特区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港澳特别行政区也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下列关于两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都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管辖下
C.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都是为加快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设立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746
10、

下图反映的是四十年前的一次“历史性握手”,这次握手标志着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美建交
C.中日建交
D.中国加入WTO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98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力量大大增强,你认为下列资料有助于此主题研究的是                                                                  
①袁隆平 ②两弹元勋 ③港澳回归 ④“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030
12、

比较历史,得出深刻认识。《1787年宪法》与《法典》的共同作用是    

A.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B.都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确立
C.促进了国家的建立 D.都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928
13、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奠定了思想基础。下列事件不属于启蒙运动影响下的是                   

A.法国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戊戌变法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345
14、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有充足的资本积累,下列明治维新的措施中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本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发展教育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55
15、

某学校开展“19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不能成为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①印度民族起义 ②辛亥革命 ③玻利瓦尔 ④非洲独立年 ⑤义和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
  • 题型:1
  • 难度:困难
  • 人气:676
16、

2011年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90周年。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和美国罗斯福新政共同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为摆脱经济困难 B.都是在保留现有社会制度的前提下进行
C.都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D.都强化了市场经济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860
17、

中国是文明之邦,追求世界和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你认为为开辟图一这条东西方交通要道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
按文明交流的方式划分,上面两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属于哪一种文明交流方式?
(2)这两幅图所反映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梁启超先生曾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结合图片及所学历史知识,请从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个角度谈谈你的体会。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063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0余次,入侵舰艇超过1 800艘……1840年,英国侵略者反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舰船,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中国的大门”是指哪场战争?这场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两则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中期东西文明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面对国家的危难,中国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和洋务派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3)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进行了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请列举出一例这次改革日本汲取的有利于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成果。
(4)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请谈谈你的感悟。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618
19、

近代化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及至思想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回顾中国以及欧美近代化的探索历程,请你完成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1)A处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与文艺复兴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B处事件的标志是什么?
(3)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经济领域的两次工业革命的结果还会反作用于政治领域,因而共同促进C事件的发生,请你说出C处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欧美的近代化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九年级某班同学要进行这一主题的探究,你能帮他们选择一个探究角度并推荐一些与之相符的材料吗?选择历史材料,获取历史知识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1001
2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发展,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再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材料二 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法令》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同一时期的美国为满足人民对土地问题的需求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是什么?(1分,提示:该方案触动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依据材料三法律文件的内容判断颁布此文件的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
(3)材料三图中从A到B的曲线变化与哪些历史事件直接有关?(举一例即可)从F到G我国粮食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古今中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1993
21、

下列材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20世纪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趋势。

(1)图一组织是帝国主义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工具,请问一战后建立的世界秩序是怎样被打破的?
(2)图二反映的世界格局对抗的最终结果如何?
(3)图三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在这一格局形成过程中最具有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4)图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形成的根本动力是什么?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政治格局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