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32314
  • 题量:12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模拟
  • 更新:2020-03-18
  • 人气:812

[江苏]2011-2012学年江苏盐城九年级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语文试卷

1、

古诗文名句、常识默写。
善学者尽其理,                   。(《荀子》)
                 ,西北望,射天狼。(作者      《江城子·密州出猎》)
莫愁前路无知己,              。(高适《别董大》)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的诗句,直接描绘了“屋破漏雨”的凄惨图景,有力地反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我市一家涉外企业,因欧债危机而濒临倒闭,小强的爸爸临危受命当上新老总,很快使企业摆脱了困境。小强借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名句,称他的爸爸是:
                                               

  • 题型:42
  • 难度:容易
  • 人气:2125
2、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徜徉文学领域的山川大地,你会纵揽一道道自然风景线,也会懈逅一幅幅人物风俗画。江南的雪野中绽放着冬花,而朔方的雪随着旋风péng勃地奋飞,旋转而且升腾。那东京樱花下的“清国留学生”解辫平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一位美国犹太青年,运用汉语词汇贴切娴熟;朋友道别时的局促和gān gà,竟造就出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职业——送行员。
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péng勃                gān gà       
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改为          
将划横线的内容概括成一个成语:           

  • 题型:0
  • 难度:容易
  • 人气:1606
3、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毕业前夕,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各展风采,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D.犯罪分子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消灭。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289
4、

下面是某同学在电话中给朋友说的一段话,选出没有语病的句子
①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②同时,还要请你在班上发动同学积极投稿。③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④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也可直接交给我。

A.① B.② C.③ D.④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532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①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②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③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④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31
6、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她”是       (人物称呼),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给“我”讲过关于“      ”的故事,而在《         》里踏死了“我”心爱的隐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女作家        (人名),她身患盲聋哑残疾,但能够乐观地对待生活,激发了人们热爱生命、热爱人生和热爱世界的感情。另一位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          》,描写了一个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故事,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48小时售出530万册”的空前纪录。

  • 题型:43
  • 难度:容易
  • 人气:200
7、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3月5日是全国第49个“学雷锋纪念日”。某校团委积极开展“学雷锋,见行动”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收集或撰写一则体现雷锋精神的雷锋名言。
【链接】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
联系实际,围绕主题,请设计两项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一:                                                                 
活动方案二:                                                                
为了批驳“雷锋过时了”的说法,请用肯定陈述句表明你的观点。
阅读下列“感动中国”获奖人物颁奖词,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概述你的发现。
【材料一】“雷锋传人”郭明义: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材料二】“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胡忠、谢晓君: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材料三】“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张平宜: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 题型:0
  • 难度:较易
  • 人气:322
8、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两首诗中“留客”一词,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赏析诗句“山光物态弄春晖”中“弄”字的表达效果。
分析下列诗句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 题型:18
  • 难度:较易
  • 人气:1395
9、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今齐地方千里                 (2)能面刺寡人之过                  
(3)不相                        (4)田忌遂走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 题型:45
  • 难度:较易
  • 人气:225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细菌和病毒
郭联顺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有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比喻,细茵最不济的起码也有一条裤子,有只讨饭碗和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或相应条件)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肚和一张吃奶的嘴以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会坏得那样猖獗?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他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选自《 中学生阅读  》)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
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3分)
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选文第④段“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划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结合本文所学知识,请用简明的话语帮助你周围的人克服恐惧“病毒”的心理。(4分)

  • 题型:4
  • 难度:较易
  • 人气:552
1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少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树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选自《朝着太阳奔去》)
选文思路清晰,概括起来说是由    写到      ;构思精美,主要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第②段划线句中“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2)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第⑦段划线句写出了老人与树的许多外在的相同之处,他们之间还有哪些隐性的相同之处呢?试写出两条。
“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 题型:4
  • 难度:较易
  • 人气:1104
12、

惬意,是满意,是舒服,是一种愉悦的感受。一道难题的破解,一次意外的表扬,一份期待的礼物,一个小小的发现……
请以“一丝惬意心中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 题型:20
  • 难度:较易
  • 人气: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