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全国大纲卷)
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 | 中国 | B. | 美国 | C. | 印度 | D. | 日本 |
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 | 单位GDP能耗 | B. | 碳排放量 |
C. | 能源进出口量 | D. | 煤炭自给率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12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2.该支流流入
3.1983年以来 ,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98
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问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 | 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 B. | 地中海沿岸 |
C. | 北冰洋沿岸 | D. | 澳大利亚 |
2.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A. | 正东 ,正西 | B. | 东南,西南 |
C. | 东北 ,西北 | D. | 东南,西北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3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问题。
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
②河流
③降水
④地形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A. | 地形平坦 | B. | 水源充足 |
C. | 陆路交通方便 | D. | 水陆交通枢纽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34
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问题。
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 | 东北风 | B. | 东南风 | C. | 西北风 | D. | 西南风 |
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 | 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 B. | 连绵阴雨天气 |
C. | 强对流降雨天气 | D. | 沙尘暴天气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63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04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图示意灵渠位置。
图
(1)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说明原因。
(2)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
材料三:白驹过隙越千年,往事如烟话沧桑,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拥有超过6000万人口的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年工业生产总值超过7000亿美元的"世界工厂"。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区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毗邻香港的独特区位优势,低廉的土地成本和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三来一补"贸易,逐步在家电、电子信息、玩具、服装等产业领域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占据叾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创立了快速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对珠三角上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逐步增多,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一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3)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联系当前实际对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