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40500
  • 题量:16
  • 年级:七年级
  • 类型:练习检测
  • 更新:2020-03-18
  • 人气:1254

201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练习卷

1、

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策勋十二转( )
A.次  B.回   C.转动
赏赐百千强( )
A.多  B.大   C.有余
愿为市鞍马( )
A.市场 B.买   C.集市
愿驰千里足( )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54
2、

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366
3、

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53
4、

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647
5、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763
6、

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657
7、

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57
8、

给下列划线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  鞍(  ) 胡(  )
(  )    策(  )   赏(  )
理云bìn(  )    pèi头(  )  扑shuò(    ) 雄 chí(   )

  • 题型:0
  • 难度:容易
  • 人气:1012
9、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木兰户织(         )     昨夜见军帖(        )
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
我旧时裳(       )       (       )(        )我是雌雄

  • 题型:0
  • 难度:容易
  • 人气:1832
10、

形似字注音组词
拆(  )                戎(  )                 傍(  )        
折(  )                戍(  )                 滂(  )        
柝(  )                戊(  )                 榜(  )        
析(  )                戌(  )                 谤(  )        

  • 题型:0
  • 难度:容易
  • 人气:691
1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鞍马   市:买东买骏马     市:集市
B.出相扶将   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气传金柝   朔:北方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     强:有余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25
12、

填空。
《木兰诗》选自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
                              的巾帼英雄形象。
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                          
诗中的“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一句诗文。该成语的意思是:                                                                        

  • 题型:0
  • 难度:容易
  • 人气:395
13、

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367
14、

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 题型:0
  • 难度:容易
  • 人气:202
15、

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 题型:45
  • 难度:容易
  • 人气:1258
16、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习射(少年时) B.鞍马(买)
C.长而精(更加) D.男装(穿)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皆次当(       )      (        )建奇功
区别一词多义
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益信(因: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文中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 题型:45
  • 难度:容易
  • 人气: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