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2011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一年级十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吟诵的前世今生
雅 集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的高效方法。吟诵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在历史上起到过及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通过吟诵的方式,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是汉诗文的活态。
吟诵通过私塾和官学教育体系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的内容是经典和诗文,吟诵的形式是依照汉语的特点和诗词格律而进行,从内到外,都是中华文明精神的结晶,体现着大雅君子风范。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汉以前有歌有诵,是否有吟尚不明。尽管有个别文献提到了吟,但是语焉不详。东汉以后有歌有吟有诵。凡诗文皆可吟诵,历代的歌诗(诗、骚、乐府、词、曲等)在不能歌之后,亦用吟诵之法传承。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多用吟诵。历史上有很多吟诵名家,如谢安、王明阳等。明清两朝,吟诵尤为发达,更是学习诗词文赋和八股文的方法。吟诵主要通过古代的教育系统传承。老师把对诗文的理解灌注在吟诵之中,整个儿传给学生。所谓读书声,即吟诵声。一般有吟有诵,诗词多吟而文赋多诵。在古代,吟诵是文人的基本技能,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会吟诵。因此,几乎没有人专门研究吟诵,也几乎没有关于吟诵的专门论述。我们对古代教育普及程度的印象也有偏差。在古代,农村普遍有族馆村学,一般为三年义务教育制,所以一些农民也会吟诵。乡镇以上的地方,妇女也多可读家馆。文盲率窜升,乃近代以后之事,实是新学堂勃兴之后,师资不继,而私塾消亡所造成的恶果。吟诵是完全口传心授,纯粹的口头非物质文化。因此吟诵也无定调,也无曲谱。其吟诵调也有雅俗乐之别。
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私塾面临困境,吟诵首次受到打击。民国建立,新学堂勃兴,私塾进一步消亡。抗日战争时期,私塾再遭没顶。20世纪初,西方的朗诵方式随话剧进入中国,其后汉语朗诵遂定型,并取代吟诵。上世纪20年代,赵元任先生首次研究吟诵,并为之录制了唱片。1934年和1948年,唐文治先生两次录制吟诵的唱片,发行海内外。1946年,北大中文系应命召集几十位著名学者,开会研讨,一致开出“吟诵”药方。建国以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但很多著名学者都曾撰文提倡吟诵,如叶圣陶、俞平伯等等。80年代,许多领导和学者都曾大声疾呼恢复吟诵,惜未有实效。1997年,陈少松先生的著作《古诗词文吟诵研究》出版,并附吟诵录音光盘。此后陆续有零星论文、调研报告等。2008年,常州吟诵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年以来,许多前辈学者都曾为光复这一中华优秀传统而大声疾呼而身体力行。然逝者如斯,吟诵终于还是濒临失传的边缘。今世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年龄基本在80岁以上,由于社会环境的问题,最后一代学会吟诵的先生,普遍没有把吟诵传给他们的学生和儿女。能否在这段时间内把传统吟诵系统地保留下来,对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选自2009年9月30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下列关于“吟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面对汉语诗文的一种传统高效的学习方式,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
B.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是汉语古诗文的主要创作方式,是汉语诗词文赋的活态。 |
C.吟诵的形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和诗词的格律而形成的,吟诵的传承主要依靠私塾和官学中老师对学生的口传心授。 |
D.在古代,凡诗文皆可吟诵,凡文人皆会吟诵,历代的歌诗在不能歌之后,只有用吟诵之法传承。 |
下列不属于吟诵“濒临失传”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科举制的废除,新学堂的兴起,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私塾由困境逐渐走向消亡。 |
B.20世纪初,西方的朗诵方式进入中国,汉语朗诵定型并取代吟诵。 |
C.近现代,虽有不少著名学者大力提倡、研究吟诵,但只有零星的论文和调研报告。 |
D.建国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普遍没有把吟诵传给学生和儿女。 |
下列对文章内容 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吟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起到过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 |
B.古代没有专门研究吟诵的专家和论著,却有很多吟诵的名家。 |
C.在古代,吟诵是文人的基本技能,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会吟诵,而且一些农民和妇女也会吟诵。 |
D.我们对古代教育普及程度的认识有偏差,其实在古代,农村多数有族馆村学,文盲率并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么高。 |
- 题型:4
- 难度:较易
- 人气:1867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簿。改宣德州司侯。州多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遂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潜使人索其后庭,得羊数十。遂缚其奴系狱,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得减死论。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
正大初,迁洛阳令。时军旅数起,郡县窘迫,东帅纥石烈牙兀諠又侮慢儒士。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 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帅大奇之。既而拜监察御史,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尚书右丞颜盏石鲁与佃民争田,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执政者忌之。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白撒诉于世宗。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特立通程氏易,晚教授诸生,东平严实每加礼焉。岁丙午,世祖在潜邸受王印,首传旨谕特立曰:“前监察御史张特立,养素丘园,易代如一,今年几七十,研究圣经,宜锡嘉名,以光潜德,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壬子岁,复降玺书谕特立曰:“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锡嘉名,今复谕意。”癸丑,特立卒,年七十五。特立所著书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
(节选自《元史•张特立传》)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特立淳古,不礼之礼:礼待 |
B.既而拜监察御史拜:授予官职 |
C.易代如一易:改换 |
D.白首穷经穷:困厄 |
下列句子全都表明张特立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
①其子匿他舍,捕得之 ②将军宅宁有盗羊这邪
③首言世宗诸孙不宜悠囚 ④参知政事徒兀典谄事近习
⑤养素丘园,易代如一 ⑥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
A.①②⑤ | B.②④⑥ | C.①③④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特立为查盗羊者,先稳住五将军,再命人暗中搜查,抓捕了将军的儿子及家奴,最终一干人等因为是皇帝的近族得以免罪。 |
B.因为深受百姓爱戴,当平素瞧不起读书人的东帅纥石烈牙兀諠刁难张特立时,老百姓争着把军需用品送去,这使得东帅十分惊奇。 |
C.担任监察御史后,张特立直言敢谏,弹劾不法权贵,受到了当权者的忌恨。 |
D.张特立晚年教授学生,研究探索古代圣殿,丙午年,被元世祖赐号为“中庸先生”。壬子年,元世再次 下诏书,肯定了张特立的学识和人品。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
(2)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
- 题型:45
- 难度:较易
- 人气:167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请对本诗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 题型:18
- 难度:较易
- 人气:1770
名篇名句默写
(1)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陶渊明《桃花源记>》
(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 题型:0
- 难度:较易
- 人气:98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献给艾青的红玫瑰
曹积三
①十多年过去了,那束红玫瑰,依稀仍在眼前灿灿地绽放着。按说,送仙逝者驾鹤西去,应献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可我觉得,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于是,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高瑛大姐欣喜地对我说:“艾青喜欢红玫瑰。”我感到一阵宽慰。后来得知,艾老走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所献之花,满满地拉了两卡车,还没有运完。
②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岂料这位可敬的诗人命途多舛。他的诗集一度被图书馆“禁借”,为此,我曾备感困惑和惆怅,但不管有人怎么往他身上泼污水,那些美丽的诗行仍令我的心头发烫。值得庆幸的是,波诡云谲里,虽经七灾八难,他终于挺了过来,如同涅槃的凤凰。然而,直到1988年 的初秋,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
③那是一个下午,北影有个剧组开机,约我去写点什么。并告诉我说,拍摄地点在东城丰收胡同21号四合院。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艾青的家。处于京华一隅的这个小院,像是远离尘嚣,别有一番天地,它静谧、安适,特别是那斑红灿烂的花木和葡萄架上缀满的果实,更平添了几分温馨。拍戏,是个扰人的活儿,把原本整洁的院子弄得很凌乱。艾老的夫人高瑛大姐古道热肠,对此毫不介意,还替剧组找东拿西,不 停地张罗着……小憩时,她从葡萄架上,剪下葡萄,请大家尝鲜。就在这时,我望见艾老透过书房的窗子,正笑吟吟地望着我们。我急忙去向他问好。
④那天,艾老身著中山装,笑容可掬,热诚得如同相识多年的朋友。我们聊起了电影,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电影,在延安的时候,放的是几部苏联的原版影片,一边放,一边由萧三翻译,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进步很大,可惜,他眼力不济了。他说:“银幕,是神奇的王国,可以充分展示才情。艺术家描画人物,表现命运,可以呈现一种诗境和画境,让人羡慕。”我说:“艾老的许多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有画境,就像一幅幅电影的定格镜头,让人遐想,充满魅力。”他笑了。
⑤艾老夫妇对电影的喜爱与支持,让人心里暖暖的。1990年春天,我编罢《中国影人诗选》,想到这是历史上首部电影人的诗选,序请阳翰笙阳老写就,封面题字非艾青老莫属。我便把想法告诉了高瑛大姐,大姐爽快地说:“我去说,艾青肯定会答应的!”艾青老果然满足了我的心愿。谁能料想,就在艾青老为《中国影人诗选》题签后的第三天,1990年3月21日,他去中纪委招待所参加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委扩大会时,跌倒在洗手间里,右臂不幸骨折。最后,时年八秩高龄的艾老,不得不切除了右肱骨头,装上了人造的假体。此后,再也无法自由运笔,挥毫题字了。《中国影人诗选》竟成为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题签!
⑥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艾老满面春风,没有因为装了金属假肢而沮丧,尽管有说不出的痛苦,但坚强、坦然、幽默依然。高瑛大姐告诉我,艾老曾与探望他的诗人邹荻帆有过一番苦涩的趣谈,说道:“我这个人真奇怪,1957年打成右派之后,老是在右边出毛病。1959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割麦子时,镰刀把右腿膝盖割了个大口子,一个多月不能治,也不能走,更不能打弯,受了很多罪。‘文革’期间,在连队阴暗的地窝子里住了五年多,里面没有电灯,在煤油灯下读‘圣书’,还要写这个写那个,又缺少营养,瞎了右眼。1988年在自己家小院里跌了一跤,右眼眶起了个大包,引起脑血肿。这一次又摔断了右胳膊,真是太巧了,都是发生在右边。”说罢,朗然一笑……
⑦艾老笑谈天灾人祸,风雨淡定,真乃豁达人生!
⑧诗坛的巨人走了,已经13年了,但悠长的岁月抹不去对他的敬重和怀念。这敬重和怀念,就是我们献给他永不凋零的红玫瑰。
(选自2009年8月26日《文汇报》,有删节)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人艾青深受人们的敬重,这一点从其逝世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中可见一斑。 |
B.诗人艾青命运多舛,其诗集被“禁借”,但他的《大堰河》仍激励着作者奋勇前行。 |
C.作者对艾青家中的花木、葡萄架及葡萄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静谧、安适、温馨的氛围。 |
D.作者认为,艾青的诗歌和电影有相通之处,富有哲理,画境美,让人遐想,充满魅力。 |
E.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多处对高瑛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艾青的美好品质。
在作者笔下,艾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依据文意,分条概括。
作者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来写自己与艾青的交往?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
结合全文,探究“红玫瑰”的内涵及作用。
- 题型:4
- 难度:较易
- 人气:142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马寅初:言人之不敢言
季羡林说,建国以来的知识分子,他最佩服的有两个,一个是马寅初,一个是梁漱溟。
马寅初,浙江嵊县人,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早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经济博士学位,1919年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教务长,1951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在著名的《新人口论》中,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并分别从加速积累资金、提高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以及增加工业原料等方面,对控制人口的必要性、迫切性进行了论述。其后,他因人口问题的论述而受到严厉批判,并被迫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
1958年5月4日,北京大学举办60周年校庆,陈伯达出席并作纪念讲话,他对马寅初厉声说:“马寅初要对他的《新人口论》作出检讨!”马寅初听了此言,微微扬着脸,望着陈伯达的头顶,一言不发,视若无物。①
1959年,马寅初在一片批判声浪中发表《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呼吁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并附有一篇言辞铿锵的声明:“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但也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②
北大开大会批判马寅初,会议开始了很久,他不来;派人去“请”来了,他搬张椅子坐在台前泰然自若。台下有人开始喊口号,他很镇静地说:“我这个人每天洗冷水澡,不管天气多冷都不怕,现在天气并不冷,却给我洗热水澡,我就更不在乎了。”③
当年,北大所有的刊物和全国各地的报纸都猛烈批判《新人口论》,马寅初却拒不检讨,照常笑眯眯地出入北大燕园住所。④
马寅初的硬朗由来已久。1927年北大校庆时,他发表《北大之精神》演讲:“……此种虽斧銊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应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⑤
抗战期间,有一次马寅初准备在重庆大学商学院大礼堂演讲,台下混进了国民党特务,形势很严峻。马寅初带了女儿和棺材上台。他说:“为了真理,我不能不讲。我带 了棺材,是准备吃特务的子弹的;带女儿来是让她亲眼看着,特务是怎样卑鄙地向她爸爸开黑枪的,以便她坚定地继承我的遗志。”接着,他的话锋一转,针对国民政府的种种腐败状况、四大家族的企业以及其财产等算了一笔细账。他大声疾呼:“如今老百姓穷得连饭都吃不饱了,还要捐这个款、纳那个税的。我看要捐、要纳,首先应该向四大家族开刀!他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春雷般的掌声,混在台下的特务始终不敢下手。国民党当局连连派人去与他“交谈”,以高官、美金等为诱饵,劝他不要再发表此类演说,均被他严词拒绝。蒋介石又亲自派人来请他,说有事商谈,但是仍被他拒绝了。
马寅初常常对人说:“言人之言者易,言人之欲言者难,言人之不敢言者就更难。我就是要言人之欲言而不敢言之言。”(选自《快乐阅读》2009年9月上旬)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 )
A.马寅初具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又是有名的人口学家,因而成为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最佩服的两位知识分子之一。 |
B.马寅初因在自己新著的《新人口论》中提出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而受到严厉批判,并被迫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 |
C.虽然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受到当时北大所有刊物、全国各地的报纸以及北大师生的猛烈批判,但马寅初对此视若无物。 |
D.文章对马寅初“言人之不敢言”的精神除通过叙述他的言行加以正面表现外,还通过别人的言行加以侧面表现。 |
E.马寅初的牺牲精神深深感染了他的女儿,以至于马寅初在重庆大学商学院大礼堂演讲时,她也敢于前来参加,以看清国民政府的卑鄙丑态。
以下文字是从原文中截取的,应还原至文中①②③④⑤中哪一处?(只答序号)为什么?
这种“硬朗”,自在北大学生的回忆中:“马校长这块硬骨头实在难啃,让他屈服,没门儿;逼他自杀,妄想!”
试分析“现在天气并不冷,却给我洗热水澡,我就更不在乎了”一句的表达效果。
作者笔下的马寅初有何现实意义?请联系文章和有关社会现实作简要探究。
- 题型:4
- 难度:较易
- 人气:80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石油、煤炭等重要能源的有关政策,这次调整的基准,就是加快国内一些重要能源与国际接轨。 |
B.经过在大学半年的艰苦培训,他的竞技水平和心理意志有了较大提 高,他相信在明年的比赛中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
C.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之所以能在世界金融危机下迅速升温,除了国家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刺激 政策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捂盘作假、哄抬房价,也是房价迅速上涨的重要原因。 |
D.面对海地人民所遭遇的灾难,中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给海地人民捐款捐物,体现出真挚的国际友情与可贵的互助互爱的人道主义精神。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2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近日,一部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在全国几大电视台粉墨登场。据说,这部电视剧在江苏台一开播,便创下“零点首播”收视率之最。 |
B.在实施盗墓前,这个团伙曾多次到实地去查看,把盗墓的路线画成线,并且详细地在墓地各位置做了标记,真可谓处心积虑。 |
C.当前语文教学的误区之一,就是老师们喜欢把一篇篇完整的文章进行字、词、句、的零散分析,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
D.在同伙的耳提面命下,他铤而走险偷盗金店,结果落了个被抓判刑的下场。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41
请筛选、整合下面文段中的主要意思,给“悦活”下定义,不超过25个字。(4分)
“悦活”是美国社会学家创造的新名词,尽管是个“舶来词”,但“悦活”却是当今中国都市人所期待的:在现代的钢筋水泥中,渴望回归自然;在污染的环境中,羡慕清新纯净;在防不胜防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呼唤放心食品;在都市的奔忙喧嚣中,营造身心的宁静……悦活,就是要引导都市人踏上“自然、健康、可持续”的生活之路。
- 题型:3
- 难度:较易
- 人气:2120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近10年来,我国创意产业有了可喜发展, ① 北京、上海等地的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势头。 ② 从总体上看,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还很不够。有人提出,我国实际上 ③ 世界工厂, ④ 一个特别巨大的世界车间, ⑤ 我们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缺乏有影响的创意设计。 ⑥ 没有新创意,没有新技术,就只能居于全球价值链低端,赚些加工装配的辛苦钱。
- 题型:3
- 难度:较易
- 人气:381
请仿照下面诗歌的格式,再续写一节诗。
相片会退色
鲜花会化做尘土
只有家
永远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
- 题型:3
- 难度:较易
- 人气:79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狂风刮断了一棵大树。大树看见弱小的芦苇没受一点损伤,便问 芦苇:“为什么我这么粗壮都被风刮断了,而纤细、软弱的你却什么事也没有呢?”芦苇回答:“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软弱无力,便低下头给风让路,避免了狂风的冲击;你们却仗着自己的粗壮有力,拼命抵抗,结果被狂风挂断了。
- 题型:20
- 难度:较易
- 人气: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