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 编号:44419
  • 题量:34
  • 年级:八年级
  • 类型:期中考试
  • 更新:2020-03-18
  • 人气:1855

[江苏]2012-2013学年江苏省兴化市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13
2、

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42
3、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 k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157
4、

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99
5、

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15
6、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20
7、

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627
8、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立竿见影 B.水中倒影 C.杯弓蛇影 D.海市蜃楼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29
9、

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63
10、

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30
11、

20世纪60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篙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
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
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31
12、

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56
13、

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

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790
14、

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97
15、

生活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如果继续加热,水因吸热温度会升高
B.夏天,剥开冰棒纸,冰棒上冒的“白气”是水蒸气
C.冬天,向手心“呵气”,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因液化放热而使手心变暖
D.衣柜离的樟脑球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44
16、

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_____产生的。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二重唱的男声和女声,是因为他们的______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通常悬挂“肃静”的警示牌,这种让人们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290
17、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     〔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   的影响。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615
18、

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        ,“高”是指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660
19、

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播的;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____。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790
20、

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      现象。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468
21、

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         ,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     热量。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2078
22、

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______热,使云层中球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井在下落过程中_____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996
23、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_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862
24、

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828
25、

如图所示是一台验钞机,它工作时,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在一种看不见的光的照射下会发光,这种看不见的光是_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 题型:2
  • 难度:容易
  • 人气:1694
26、

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笛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________(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 题型:2
  • 难度:容易
  • 人气:722
27、

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     ,而忽略了光的亮度、     (写出一条即可)等其它性质.

  • 题型:2
  • 难度:容易
  • 人气:1276
28、

青海玉树地震的抗震救灾中,救援人员使用的一种红外生命探测仪在黑夜也能工作,它是靠吸收人体辐射的     线工作的;用久的眼镜片可以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它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      的性质。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86
29、

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

①该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
②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078
30、

探究声音的特征:
⑴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____决定的.

⑵在敲鼓时,用鼓锤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同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产生的;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表明鼓面的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⑶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_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30
  • 难度:较易
  • 人气:1621
31、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1)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5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分钟。
⑵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5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__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 题型:30
  • 难度:较易
  • 人气:1395
32、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⑴请你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                                    ,这种错误使得测得的温度值__________(选填“偏小”或“偏大”)。

⑵改正错误后,他们点燃酒精灯后即开始计时,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的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①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如图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填“a”或“b”)
②利用表中数据,在上右图中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③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的沸点是_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⑶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30
  • 难度:较易
  • 人气:797
33、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a)根据衣服晒在太阳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摊开晾晒比又叠着干得快,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有关;(b)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c)根据在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2)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3)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
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题型:30
  • 难度:较易
  • 人气:1420
34、

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3)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 题型:30
  • 难度:较易
  • 人气: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