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预测题第四期(2013年4月下)
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29
丝绸之路的开通,新航路的开辟,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二者的相同影响是( )
A.开辟了东西方交通的新纪元 | B.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汇 |
C.推动了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 | D.有利于推动全球化的形成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77
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上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其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 | 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
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 | 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55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罗斯福新政中为解决失业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
A.以工代赈 | B.整顿金融体系 |
C.提高农产品价格 | D.颁布《工业复兴法》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66
“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这是19世纪初英国媒体对铁路兴起的报道。以下历史现象中,同时得到舆论、政府、民间几方面支持的是
A.西欧的新航路开辟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C.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 D.鸦片战争后中国修建铁路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79
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它们是( )
A.葡、西、荷 | B.英、西、荷 |
C.英、法、荷 | D.英、法、俄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9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下列各项与此无关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B.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
C.世界银行的运行 | D.亚太经合组织的问世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68
从下列这两幅图中,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①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
②第三世界在全球化过程中只有损失,再一次被侵略被掠夺
③我们应该支持图二的运动
④图二是过激行为,我们应该积极加入全球化的行列
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
C.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 D.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68
19 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 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D.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41
《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 )
A.1588年英国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权 |
B.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与美洲的商业贸易 |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贸易 |
D.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71
从旧式婚礼(图一)与新式文明婚礼(图二)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
①服饰的变化②发式的变化③礼仪的变化④缠足的变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82
1908年,刘师培在《〈共产党宣言〉序》一文中指出:“欲明欧洲资本制之发达,不可不研究斯编(注:指《共产党宣言》);复以古今社会变更均由阶级之相竞,则对于史学发明之功甚巨;讨论史编,亦不得不奉为圭臬(注:准则)。”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运用( )
A.文明史观 | B.全球史观 |
C.现代化史观 | D.阶级斗争史观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27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它们共同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C.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33
1991年,第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英国谢菲尔德举行。与此相符的场景是
A.东、西德统一后在同一面国旗下组队参赛 |
B.独联体国家联合组队参赛 |
C.人们使用欧元购买运动会纪念品 |
D.深圳市民在家里通过互联网了解赛事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产在担任郑国相的时候,把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公诸于世,让国人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孔子知道后,仰天长叹说:“晋国就要灭亡了!他们不守唐叔和晋文公的旧法,造作刑鼎。老百姓只看鼎上的条文不看贵人面孔了,贵人还能做什么!贵贱没有次序,怎么立国啊!”
——据《左传》编译
材料二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
(1)材料一中子产提出了什么改革措施?孔子是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子产提出了什么改革措施?理由是什么?根据材料回答孔子对子产改革的这项措施如何评价?
(3)你如何看待孔子对子产的不同评价?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686
历史人物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大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扼要概述图1人物所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
(2)关于图2人物,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黑格尔则称他为“人类的导师”。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用一句话概括。
(3)指出图3人物领导人民开展反英斗争的运动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主要事迹。
(4)图4人物被后人认为是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指出其主要科学成就。
(5)作为青年学生,通过学习上述历史人物,应确立怎样的人生态度?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4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顾学杰《王权还是共和?保守还是激进?
——试论克伦威尔的政治观》
材料二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上海《申报》评论说:“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于为国之外,无其他杂念,可谓纯洁之爱国者。中山先生真实行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故以有名于世者,中山先生诚中国一人而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对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你又如何理解克伦威尔“对未来则是保守的”?
(2)材料二认为“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史学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分歧很大,褒贬不一,而对孙中山的评价则是一边倒的赞美之声,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其原因。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29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无不认为,克伦威尔在对英国历史做出的最显著的贡献中,首先是,在经过近乎十年的内战之后,他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奠定了一个和平时期……也许可以这样说,谁都比不上他,取得如此丰富的成就。他死后不久,就引起了一场大混乱。可是在克伦威尔护国政体统治下,却使英国人比较自由地享有繁荣,并能在国内过和平生活。
——[英]莫里斯·阿什利《论奥利弗·克伦威尔》
材料二 在(克伦威尔)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英国历史)新的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蒋孟引《论克伦威尔》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对英国历史做出的最显著的贡献是什么?作为英国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克伦威尔采取了哪些给英国带来“繁荣”的对外措施?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和“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英国历史)新的出发点”分别指什么?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5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民族意识逐渐增强。危急关头,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决定联合抗英。建立大陆军,次日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美国独立战争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参加独立战争的国际志愿人员约7 000人),同时执行灵活的外交政策,利用国际矛盾取得了法、西、荷等国的援助。
材料二 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的国情是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民族矛盾复杂、宗教矛盾不断、宗教的忍耐、顺从思想盛行、民族抗争意识薄弱,因此,任何有利于激发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的运动都是进步的。甘地的策略正是基于对英印双方优劣条件的分析,避免了暴力手段“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的弊端,高度发扬了印度人民的传统美德。
材料三 毛泽东说:“孙先生总是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再接再厉。当多少追随者在困难与诱惑面前表现了灰心丧志乃至投降变节的时候,孙先生总是坚定的。” “他始终坚持了三民主义,并且发展了三民主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客观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甘地在印度放弃武装斗争,实行非暴力的客观原因。
(3)用史实证明材料三的观点。
(4)以上三个国家争取独立民主的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你对此有何认识?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680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追求国家统一、主权完整的国家利益一向是政治人物孜孜以求的历史作为。观察下列人物图片,回答问题。
(1)如果将图示的四位政治人物归为一类,则其归类的依据最有可能是什么?
(2)结合选修和必修课程的有关内容,分别概述以上类别(或视角)下,四位历史人物所做的历史贡献。
(3)请用一个短语分别给上述四位历史人物一个恰当的称谓。(不得与第二题的答案重复)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77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位太太从维特来,走得比光还要快;她有一天出门早,沿着相反的方向跑,却在头天晚上回来了。
——《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
材料二 在1931年的一次采访中,爱因斯坦说:“我首先承认我的政治信念: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不是人为国家而存在。这对科学也适用。有一些多年前的表述是由这样一些人作出的,在这些人看来人本身才具有最高的人类价值。……我相信国家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并使他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创造性的人。”
——《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
材料三 我从不追求舒适和奢侈的生活,说起来我还有点蔑视它。我对社会正义的激情常常使我开罪于人,而且我同样坚决反对任何不必要的束缚和人身依附。……我向来重视作为个体的人,我极端仇视暴力和党同伐异。综上所述,我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和平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反对者,拒绝任何种族主义,尽管它总是把它打扮成爱国主义。……我坚信社会地位和财物带来的特权不公平且败坏道德,过分夸张个人崇拜同样如此……我认同民主的理想,虽然我深知民主国家的痼疾……国家这个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就是社会正义和对个人经济的保护。
——爱因斯坦《我的信仰声明》
(1)材料一用风趣的小诗形式揭示了爱因斯坦的哪一项科学成就?这一成就有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爱因斯坦。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193
在中外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政治家。其中唐太宗、康熙帝是中国古代政治家的杰出代表,华盛顿和拿破仑则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领导人。他们以卓越的领袖才能和超人的胆略智慧,创造出不同的业绩,分别对本国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1)下面的不同评价是对唐太宗、康熙帝的浓缩概括:
A.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B.知人善用,开明开放
请在下面表格中的人物后面写出与他们相符的代号,列举史实说明理由。
古代政治家 |
评价序号 |
选择该序号的理由 |
_________________ |
|
|
_________________ |
|
(2)阅读以下图文材料:
“华盛顿,异人也。其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徐继畬《瀛环志略》
根据材料归纳华盛顿对美国做出的伟大功绩。
(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拿破仑在1808年正式创立帝国贵族制度,据统计,在帝国贵族中,旧贵族出身的占22.5%,资产阶级出身的占58%,其他阶级出身的占19.5%。进出宫廷的公卿、侍臣、宫女与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人本身就是几代的贵族……”
——摘自《从高卢到戴高乐》
根据材料归纳拿破仑统治的特征。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128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伯利克里说“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
材料三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荣耀的公职”包括哪些?你如何理解“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4分)
(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批评了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什么做法? 这表明苏格拉底已认识到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局限性?(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3分)
(4)雅典是古典民主的代表,美国是现代民主的代表。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现代民主与古典民主的显著不同。(3分)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205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
材料二 希腊
请回答:
(1)秦朝和古希腊分别是世界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代表,前者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构成的?后者的政治制度有什么样的独创?
(2)核心特点分别是什么?
(3)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简单评述中国和希腊政治制度的不同作用与局限(分层给分)。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98
一般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的变化,同时也是世界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大批技术发明者、新机器的制造者。这与英吉利民族特有的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材料二 “……我们将看到,尽管产业革命开始在英国(而且就是在那里,也只是一部分地区),那并不是由于英国人的大智大勇、善于创新和经营有道,相反却是印度、中国和新大陆殖民地等全球发展的结果。换言之,产业革命是全球各种力量的历史产物。”
……中国在15世纪初决定放弃它在印度洋上的海上主导地位。……新大陆及其银矿资源的发现,……该地带急需英国的制造品,特别是棉纺织品以解决非洲奴隶的穿衣问题。
——[美]罗伯特·B·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
材料三 “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产业革命发生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体西用”论被“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原因。从现代化角度分析“中体西用”论对社会实践的影响。
(3)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4)“欲求超胜,必须会通”,这是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中西文化观。他认为只有走中西会通的道路,中国科学和文化才能走在世界前列。那么,你对中国现代化之路有何认识?请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传统、西学与现代化”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