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践行着“低碳生活”的理念。人们长时间不用电脑时关闭电源,出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购买商品选择简易包装,夏天开空调避免温度过低,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表明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1621
美国苹果公司原董事长乔布斯不仅创造了魔器般的“苹果”,而且对哲学情有独钟。他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能够正确地看待人生
②真正的哲学能为我们解决具体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都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1788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 B.科学的物质观 |
C.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237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朱熹认为“理在事先”。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存在对思维起决定作用 |
B.都承认思维对存在起决定作用 |
C.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
D.都承认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254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休谟的这一观点
①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②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
③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属于哲学上的不可知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694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 B.革命的观点 | C.阶级的观点 | D.历史的观点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51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社会形态 | B.地理环境 | C.人口因素 | D.生产方式 |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456
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B.无形的力量胜于有形力量 |
C.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 D.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250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B.静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 |
C.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 D.运动和静止相互联系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038
图(a)、图(b)蕴涵的哲理有
①图(a)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②图(b)表明事物的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③图(a)、图(b)表明事物间的联系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④图(a)、图(b)表明规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96
“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具有目的性 | B.意识具有计划性 |
C.意识具有能动性 | D.意识具有随意性 |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839
明朝《医有百药》言: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从善,是药饵也。“改恶从善,是药饵也”这一观点体现的哲理是
A.人的善恶行为都受思想的支配 |
B.意识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
D.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619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和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因,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领域做出了革命性贡献,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创造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这说明
①科学认识能够直接创造理想的世界 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989
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是因为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 题型:28
- 难度:较难
- 人气:1914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惬意地飞来飞去,可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庄周认为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庄周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他不承认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②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确定性
③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客观性
④人的认识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952
下侧图片是两种体育用品商标图案。小胡同学喜欢“耐克”不喜欢“特步”,并不是因为“耐克”是进口品牌,“特步”为国产品牌,而是因为“特步”像叉(错),“耐克”像钩(对),从而会对考试产生不同的影响。不胡同学的这种想法错在
A.否认了联系的条件性 |
B.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
C.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
D.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844
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如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
B.事物的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
C.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
D.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502
科学家不断培育良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某些农作物品种在种植几年后,其品性会逐渐退化,由此导致其产量降低,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这表明发展是
A.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
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
C.事物内部矛盾作用的结果 |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997
2013年1月10日,某公交车上,一位民工给老人让座,老人没有急着坐下来,而是拿出纸巾,把座位擦干净才坐下。这事曝光后,有网友评论说:“嫌脏,可以不坐!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B.矛盾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 |
D.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599
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2068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已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这个故事表明,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B.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D.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548
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
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
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
D.认识因其辩证否定而具有深刻性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724
下列判断中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是
A.要命令自然就得服从自然 |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D.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908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表明
A.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
B.外部矛盾影响事物的发展 |
C.内部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692
2013年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社会情绪总体基调正向为主,但存在的一些不利于个人健康和社会和谐的负向情绪基调不容乐观。一些本该同情却欣喜、本该愤恨却钦佩、本该谴责却赞美的“社会情绪反向”值得警惕。据此回答题。
《蓝皮书》认为,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仇恨、愤怒、怨恨、敌意等负向情绪,与需求不满足、社会阶层分化有密切关系。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D.人的活动有自觉意识和目的 |
针对目前社会心态中反映出的问题,《蓝皮书》建议:政府要关注社会心态,关注社会情绪,通过高效、廉洁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民众各方面的基本权益,从制度层面建立社会信任机制,倡导和正向激励对社会有利的基本价值观念,建立公平有序的社会秩序。这就要求国家在现阶段尤其要
A.集中力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
B.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 |
C.优化经济结构以提升经济效益 |
D.更替社会形态以消除社会矛盾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725
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机项目负责人罗阳在工作岗位上殉职。他组织实现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快速研制成功的杰出成果,以追求卓越的治企理念,实现了管理创新的升华,改变了沈飞公司的面貌。他生前多次立功受奖,是辽宁省劳动模范、“航空报国金奖”获得者,殉职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罗阳的事迹说明
A.在特殊的岗位上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
B.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
C.人生价值是通过荣誉体现出来的 |
D.有了正确的理念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045
“百善孝为先”,中华传统“孝”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 D.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285
与单纯设计的科技产品相比较,融合了国画、中国红等文化元素,设计独特的笔记本、冰箱等电子产品颇受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285
当今世界,少数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说明
A.在综合国力中文化是基础 |
B.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
C.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
D.民族文化有强弱优劣之分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266
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
B.文化对人们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428
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这是因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事物各自的特征,中国人则把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交往方式 |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 |
C.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 |
D.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833
某大学一研究生凭借着设计“醒目药瓶”,摘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2011年度“国际红点奖”概念设计类奖。
在他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有放大功能的凹凸镜。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需要带上老花镜来看药的类别、服用量等。他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却不见了,急得这位老人团团转。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灵感迸发,想到“醒目药瓶”这个点子。有了灵感后,从设计、到写英文翻译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三天时间。
这位研究生说他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
(1)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何以可能和必要?
(2)这位研究生成功的事例,对我们坚持创新有什么启示?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2044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改革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现已步入总体小康。但随着改革的推进,许多深层次问题逐步凸显,政府治理转型、收入分配调整、财税体制改革、垄断企业改革,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户籍制度……这些“发展起来的问题”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绕不开的坎。和解决“发展的问题”一样,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得依靠改革。
(1)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上述对中国改革的认识的合理性。
材料二: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统一。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改革的顶层设计就是要从政府战略管理的高度统筹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使改革与发展按照我们的预期目标迈进。
(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统一。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926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材料二: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城市化率在30%—70%的区间是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中国仍处于这个阶段。此外,中国城镇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化加速提升的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广大农村居民也迫切要求真正成为现代市民。因此,我国的城镇化一定能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的城镇化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廉价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公共服务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同时,城镇化也是一个系列政策制度调整改革的结果,所以城镇化无法一蹴而就。
(1)“十二五”规划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要求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思想方法的?
(2)材料二中对中国城镇化的认识,是如何体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75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某校高二(1)班同学结合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围绕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绿色发展。然而,在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大,生态环保指标权重低,因而不少地方领导短视,子孙的未来,民族的前途,全然不顾。为抓“政绩”,片面追求GDP增长率,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1)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克服“短视”,实现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加强和深化生态示范创建。要坚持典型引路、试点示范,通过开展生态省(市、县)、环境优美乡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等创建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良好局面。
(2)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说明生态“示范创建”的哲学依据。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仅需要生态环境的提升、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要整体提升人民的心灵美丽和精神文明。人如果没有了诗意,大地就会遭到蹂躏,不再是家园;精神就会变得平庸,不再有幸福。
(3)上述观点体现了“文化与生活”的哪些道理?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