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2020-03-18
  • 题量:14
  • 年级:高三
  • 类型:高考冲刺
  • 浏览:682

[重庆]2013届重庆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五)

1、

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大权后,标榜要替鲁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春秋后期的这个事例说明

A.分封制对等级隶属有严格的规定
B.士的力量当时已经超过卿大夫
C.分封确立的礼制在当时保持良好
D.周天子的权威遭到削弱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30
2、

《魏书·食货志》记载:“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北魏孝文帝时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土地政策是

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三长制
C.实行俸禄制 D.废除宗主督护制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18
3、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被古人称为最公平的制度,这是因为科举制度

A.考试只在儒家经典范围内命题
B.分科考试、择优录取,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
D.官员、人才的选拔不再受血统、门第等因素的影响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44
4、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林则徐的主张是

A.学习西方军事制度
B.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练兵方法
C.中西差距巨大,不应调兵作战
D.广泛了解外国的历史地理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15
5、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新文化运动兴起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95
6、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C.消除了政治腐败现象 D.严重践踏了民主和法制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27
7、

下图是我国曾经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票证,这些票证

①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产物              
②反映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退出流通              
④表明当时物质生产和供应比较匮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11
8、

某同学整理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的表格,在相同点的表格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相同点
两国君主立宪政体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是国家元首,都是世袭制。
 
不同点
英国君主统而不治;德国君主掌握多项国家大权,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英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内阁对议会负责;德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英国议会拥有限制王权等多项大权;德国议会对政府、皇帝没有监督权。

A.在工业革命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建立的    
B.在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时建立起来
C.导致国内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盛行      
D.符合本国国情,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73
9、

据统计,英国毛织品1788年生产7.5万匹,1817年达到49万匹,增长5.53倍。煤年产量,1700年为500万吨,1795年增至1000万吨,增长1倍。生铁产量,1740年为17350吨,1806年猛增至258000吨,增长13.87倍。导致英国发生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机器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B.大肆进行海外殖民掠夺
C.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D.黑奴贸易积攒大量资本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77
10、

对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1973年欧共体9国与美苏两国的实力对比

 
人口
(百万人)
国民生产总值
(10亿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出口贸易
(亿美元)
黄金外汇储备
(亿美元)
欧共体
256.69
1065
4140
2100
606.2
美国
210.11
1307
6210
702
116.6
苏联
249.75
675
2700
215

——转引自:伍贻康等《欧洲经济共同体》,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①共体各项经济指标都已超过苏联和美国
②欧共体总体经济实力开始成为能与美苏两极相抗衡的经济力量
③欧共体各成员国的合作,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④美苏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格局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87
11、

凯末尔曾说过:“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下列反映其理论的措施包括
①废除土耳其政教合一的政体                
②革新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③效仿德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④改革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55
12、

它“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它”指的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22
13、

文明是流动的,其进程和影响因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在举世所有的宗教中,基督教徒是“全人类中最不容异己的人”。中国儒学虽为国家宗教,但它博大而无所不容,多种宗教教派在中国和平共存的事实,足以证明中国的宽容精神。他将儒家学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作为崇尚自由、维护理性和科学的自然神论的思想基础。 
——摘编自张丽艳、苗威《伏尔泰与中国儒家思想》
材料二 据梁启超在《西学书目表》中统计,到1895年,共翻译西学书籍354种(不包括宗教类),其中大部分是科学技术书籍,也有少量史地、政法类书籍。……据《译书经眼录》记录,在20世纪初年翻译的书籍中,有自然科学类164部,占总数的19.6%;社会科学类327部,占60.9%。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1927年8月以后,同时出现了两条道路的选择,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到以乡村为中心,这在以往是没有前例的。法国的巴黎公社和俄国的十月革命,都是首都的暴动。但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据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伏尔泰颂扬儒学“博大而无所不容”的根本目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多种宗教教派在中国和平共存”的理解。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儒家文化对当时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初同1895年之前相比,翻译著作种类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十月革命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有何特点?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正确道路的重要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怎样对待人类的文明成果?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492
14、

对外贸易状况,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和对外关系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正德九年(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惊呼“近许官府抽分,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
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先后窥探、染指中国市场,争相将中国的瓷器和丝绸遍销其本土和殖民地,以牟取暴利。……世界市场对江南丝、丝织品和布匹等商品的大量需求,极大地刺激了江南地区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市镇商业化的进程。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英国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两国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三  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1929年至1931年间,日本对外贸易减少了近50%。美国向欧洲出口总值1929年为23.41亿美元,1932年下降为7.84亿美元。
日本军界人士说,……应征服一个使日本能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它地区的帝国。……英国可得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原料,美国可以得到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资源。但是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一无所获。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6世纪初明朝时期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2)材料二表明,英国和美、德分别实行了什么贸易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们实施不同贸易政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产生的影响。材料反映出日本提出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目标?为此,日本在30年代采取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