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2020-03-18
  • 题量:29
  • 年级:高三
  • 类型:月考试卷
  • 浏览:2061

[广东]2014届广东省中山市五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

1、

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时期是

A.两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61
2、

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再铸过钱。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白银资源丰富 B.铁钱数量充足
C.民间发行交子 D.战乱后经济萧条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78
3、

《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这表明董仲舒

A.实现君主专制的合法化 B.以天命强化儒家的德治理论
C.推动儒家思想的神秘化 D.以暴力废除暴君的革命理论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59
4、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其主旨意在突出微观研究领域的特殊性。这一论断与下列思想主张相似的是

A.道法自然 B.法天而治 C.理生万物 D.心外无理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40
5、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其“时代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 B.封建势力异常强大
C.西方殖民势力的不断渗透 D.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67
6、

《史记·商君列传》载太史公曰:“商(鞅)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从个人品行的视角评价,有失偏颇 B.以主观情感评价,忽视对实效考察
C.从生平实绩评价,基本上符合史实 D.立足于道德评价,有明显的主观性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81
7、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15
8、

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此观点意在说明

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
B.林则徐的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
C.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
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16
9、

1885~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6%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由18.8%上升到26.0%。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27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其中“主保中国,次保大清”是指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27
11、

“……古代以奴隶为财产的市民国家,中世纪以农奴为财产的封建诸侯国家,近代以劳动者为财产的资本家国家,都是所有者的国家。这种国家的政治、法律,都是掠夺底工具……”。持上述观点的应当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胡适 D.陈独秀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10
12、

“全中国都在动——从沿海漂流到内地,犹如混乱的涡流聚集在这个临时的首都……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讨论制定共同作战计划。”这段文字出自美国作家安娜•雅各布对一场战争的叙述。这场战争是

A.护国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65
13、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出席日内瓦会议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40
14、

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主要是由于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
C.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73
15、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一规定

A.揭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C.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组织形式 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50
16、

战神山议事会是古代雅典的一种政治机构,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由氏族贵族组成,其职权包括立法权、最高司法权、监督国家政务等。至公元前5世纪中期,其职权仅限于审判谋杀案和亵渎神明的案件。下列选项中,与战神山议事会权力变化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创设民主权力机构 B.鼓励发展工商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废除债务奴隶制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00
17、

之所以说“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是因为这场运动

A.冲击了神学思想的束缚 B.倡导“先定论”,挑战教皇的权威
C.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平等 D.用理性之光驱散了现实的黑暗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16
18、

马克思指出:“……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材料描述的是

A.19世纪的英国 B.16世纪的西班牙
C.20世纪的美国 D.17世纪的荷兰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63
19、

德意志宗教改革期间,路德创建德意志独立的教会组织并领导开展反对罗马天主教的斗争,这却得到了信仰天主教的法国国王的支持。由此可见

A.法国天主教不受罗马教廷管辖 B.法王更加关注现实政治利益
C.法王是一个不够虔诚的天主教徒 D.法国国王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90
20、

英国科技史家W.C.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绪论》中写到,“科学可以越出自己的天然领域,对当代思想的某些别的领域以及神学家用来表示自己的信仰的某些教条,提出有益的批评”。下列哪些科学家的成就达到丹皮尔所描绘的境界
A.托勒密        B.哥白尼         C.普朗克         D.法拉第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89
21、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可见达尔文主义推动了

A.工业革命 B.宗教改革 C.殖民扩张 D.启蒙运动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89
22、

英国哲学家边沁提出的功利主义认为“鼓励人们为他人造福并不是取得最大程度幸福的最好方法,最好方法是让个人尽可能自由地按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据此可以推断边沁在经济上主张

A.计划经济 B.自由贸易 C.重商主义 D.殖民扩张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28
23、

“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是最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B.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66
24、

1951年8月,美国与菲律宾签订条约,肯定了美国在菲律宾拥有海空基地的权利和作出美国保护菲律宾的承诺。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美苏争霸主战场在亚洲 B.美苏全球冷战的体现
C.美国企图阻挠中苏结盟 D.北约组织的强势东扩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10
25、

1971年,日本政府发表《经济白皮书》中,难掩得意的表情:风雨25年,完成战后复兴的日本经济,正朝着先进国的道路迈进。在战后“风雨25年”中,日本经济发展的“机遇”应该是指
①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重建欧洲
②在两大阵营对抗下,美国扶植日本为对抗共产势力的盟友
③在国际冷战氛围下,日本幸运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
④在共产势力扩张下,韩战越战的军需景气强化了日本出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75
26、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阶段
时间
政治选择
第一阶段
1860—1911年
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
第二阶段
1911—1913年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
第三阶段
1914—1928年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
第四阶段
1928—1949年
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
第五阶段
1949—1976年
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
第六阶段
1978年以来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模式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
(1)持以上观点的学者,可以选择哪些史实来分别论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政治选择?
(2)第三、四阶段中国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制约因素有哪些?
(3)第五阶段“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对国民经济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以1953—1957年“一五”计划为例,期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取得的成就有什么历史意义?
(4)该学者认为,第六阶段的模式之所以取得较大成就,关键在于“激活了社会内部的微观个体、地方与企业的竞争活力”,试用改革开放中的一些具体史实来说明这一观点。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678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 ……“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宋)司马光
材料三 “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
材料四 甲午战争后,……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说出两人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现象的出现原因以及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的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611
28、

社会流动指的是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的过程叫做社会流动。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著名史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官僚集权社会的精英,主要是由地主、士绅与官僚这三个阶层角色构成的……自隋唐以来迄至近代,传统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上述这三个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相对频繁的横向流动”。
材料二 史学家王乃耀提出英国自16世纪 “封建贵族阶级在来势猛烈的圈地运动中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大贵族日趋没落,中小贵族中的一部分人逐渐资产阶级化。”“在18世纪期间,就整个世纪平均数而言,大约有一半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加入了无产阶级,……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唐宋之变是当今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请简述唐宋时期社会流动的原因和表现。并说明宋代的社会流动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16—18世纪英国社会阶层流动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引发英国社会流动的原因?
(3)通过上述材料的探究,你对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何认识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736
29、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会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的变化又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推动。请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xiáng x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是英国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学费低廉,一年仅需25—30英镑,只相当于牛津和剑桥的1/10,是一所以中产阶级为对象的大学。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
材料三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 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它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第一,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第二,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第三,明令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学;第四,强调注重小学手工科。中学校以普通教育,健全国民为宗旨,开设的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 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摘编自裘士京《中国文化史》
材料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要开发有关自然科学学科的全国统一标准,将数学和自然科学列入5门核心课程(另外三门是英语、历史和地理)中。1986年,法国国民教育部公布高中课程改革计划,规定必修课设物理和自然科学。各国在课程的设置上,把人文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原联邦德国和英国都把人文科学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这其中,为了重建精神价值,恢复道德教育,各国都对道德价值观念和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越来越把道德价值观念结合进“课程设计”和“校外教育设计”之中。
——摘编自卜玉华《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推行“教化”的主要措施,指出其目的有哪些?
(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伦敦大学不断创新的原因。
(3)请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的这些改革措施有哪些历史意义?
(4)请根据材料四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简要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