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4届湖北省宜昌市高三元月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钱穆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次由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材料所述的“转变”
A.源于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 B.开启建立官僚政治体制之先河 |
C.促使察举征召等选官制度的产生 | D.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20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唐代
A.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 B.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
C.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 D.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33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清代施闰章《蠖斋杂记》记叙:“(宋)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曰舒娇,其炉瓷诸色,几与哥窑等价。…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上述两则记述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 | B.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
C.受官府压制,发展艰难 | D.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60
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 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
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 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49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有句名言:“没有什么比认识到我们生来是为了正义更能让我们变的崇高了,法律不是靠我们的意志而是依靠其本性来实施的。”该言论
A.是古罗马法律律令系统化、法典化的总结 |
B.是对罗马帝国《万民法》精神的理论阐释 |
C.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的理论源头 |
D.是新兴资产阶级建立法治社会的理论基础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99
读下面图文资料,对下图理解正确的
A.体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 B.带有明显的宗教改革意图 |
C.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纪文化 | D.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需求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09
1937年罗斯福总统呼吁法院改革时说道:“当然,这三驾马车即政府的三个部门──国会、行政部门和法院。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而第三匹却不然……法院的所作所为已不像是一个司法机关,却像一个政策机关了。”由此可见,罗斯福推动法院改革的现实意义在于
A.改革分权制衡的体制 | B.减少推行新政的阻力 |
C.全面扩张总统的权力 | D.反对法院的越权行为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22
1983年3月撒切尔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削减政府公共开支,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同时降低最高工资税率和投资税率。上述政策措施的出台主要是为了
A.应对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 | B.缓解经济发展中“滞涨”问题 |
C.废除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 D.消除福利国家政策的不利因素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86
下表为近代中国土布生产消用棉纱量状况,对表中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
1840年 |
1860年 |
1894年 |
全国土布应有产量(万匹) |
59732.7 |
60471.0 |
58915.8 |
土布消用棉纱量(万担) |
620.9 |
628.6 |
612.4 |
土布消用洋纱量(万担) |
2.5 |
3.5 |
143.4 |
A.外国资本主义基本控制中国的棉纱市场
B.中国土布生产遭遇洋布倾销的重大打击
C.鸦片战争后传统手工生产仍具有相对优势
D.甲午战争前传统经济结构解体较为缓慢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94
1936年蒋介石发表演说,继续倡导“新生活运动”。他提出:“所谓‘现代化’者,就是要‘科学化’‘组织化’和‘纪律化’,概括的说,就是‘军事化’……。”蒋介石的演说最有可能是为了
A.动员一切力量争取“剿共”的最后胜利 |
B.凝聚国民精神应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
C.立足生活价值观念强化专制独裁统治 |
D.弘扬传统文化抵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81
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誉名为“星火计划”。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该计划的提出是为了
A.适应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
B.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的状况 |
C.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
D.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78
司马光在叙述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时说:“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这表明
A.这部巨著是为更新体例,完善典籍而作 |
B.这部巨著是为考证史料,辨伪求真而作 |
C.这部巨著是为删冗举要,通古鉴今而作 |
D.这部巨著是为惩恶扬善,明性修养而作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2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政府对交涉体制进行改造的第一步,虽然是适应新的外交局面的产物,又是在旧的制度和观念基础上进行变通的结果,就清朝的皇权体制而言,皇帝和军机处是最高决策层。中央和地方官员必须通过“请旨”方能获得事权。这种权力结构势必会牵制总理衙门的职权,很难以一个独立的外交部门行使职权。从晚清的对外交涉内容来看,外交不仅包括国与国之间的交涉,而且还包括一切与洋人打交道的事务。这种把外交、通商、洋务混为一谈的状况,使总理衙门的功能不能专门化,成为“洋务衙门”。与此同时,由于洋务不仅包括交涉,而且包括海防,而这些事务不得不依靠地方实行,从而导致总理衙门行使职权时不得不依赖地方的局面。尤其是随着洋务运动的扩展,他们的职权扩展到海防、练兵、洋务企业等方面,并依据这些实力,扩大了对晚清内政外交的影响力,以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一个“督抚外交”的局面,其中最突出的是“东南互保”。
——刘伟《晚清对外交涉体制的演变与影响》
材料二 中华民国早期的最高外交权力是由国家元首 (临时大总统、大总统、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等)、立法机关(参议院、国会等)以及政府(国务总理、国务员等)执掌、制衡的。外交权力的分配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宪法》以及政府组织法等来划分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1914年,经过二次修正的《外交部官制》明确指出:“外交部直隶于大总统,管理国际交涉及关于居留外国人并在外侨民事务,保护在外商业”,这是对外交部职能的一次完整的表述。1921年,根据中国外交形势的新变化,《修正外交部官制草案》重新出台,增设条约司,这是适应当时中国希冀收回丧失的国家主权要求的一种表现。1927年7月,又一个新的《外交部官制》颁布,而同时另设情报局,这使得外交部的职能进一步扩大,组织更加完备。
——李兆祥《中华民国早期的外交立法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外交体制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民国时期外交相比于晚清的主要变化及认识。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6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可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概貌特征及其演变历程。
比较二战后和21世纪初欧洲格局示意图,提取两项有关欧洲格局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89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唐朝人口数和纳税人数变化表:
年 份 |
人 口 数 |
纳 税 人 数 |
天宝十四年(755年) |
52,929,119人 |
7,481,231人 |
上元元年(760年) |
12,990,386人 |
2,370,799人 |
减 少 |
35,938,733人 |
5,210,432人 |
——引自唐朝杜佑《通典》
材料二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陆宣公集》
(1)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危害?(9分)
(2)材料二反映的税收内容有何变化?相对来说有何优点?(6分)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981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国际会议。会议发表的公报,史称《开罗宣言》。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材料二 1951年9月美国单方面召集对日和会签署《旧金山和约》,参加和会的49国代表在上签字,但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国拒绝签字。该和约提出“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南沙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和要求”,但只字不提这些领土的归属问题,为美日和台湾当时的蒋介石政权制造“两个中国”和缔结“日台和约”铺平了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概括说明《开罗宣言》和《旧金山和约》关于台海主权问题的规定有何不同,简述美国单方面召集对日和会签署《旧金山和约》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阐述该条约的非法性。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