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 编号:68126
  • 题量:30
  • 年级:八年级
  • 类型:期末考试
  • 更新:2020-03-18
  • 人气:486

[江苏]2013~2014学年度江苏省靖江市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1、

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61
2、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D.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13
3、

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靖江夏天最高气温约为50℃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191
4、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92
5、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常用音色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68
6、

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64
7、

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0km/h,一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是5m/s,这表明

A.轿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
B.轿车一定始终在自行车前面
C.自行车的运动时间一定比轿车长
D.轿车的运动一定比自行车快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287
8、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时,反射角也是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08
9、

每到节日的夜晚,不少城市上空就会燃起璀璨夺目的烟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燃放礼花时,我们总是先听到声音后看到礼花
B.礼花爆炸时,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响声,是因为其音调高
C.璀璨夺目的烟花属于光源
D.礼花爆炸时,发出的声音是爆炸而产生的,与振动无关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00
10、

在研究发光物体时,引入了“光源”的概念;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 “光线”的概念;在研究发声物体时,引入了“声源”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其中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假想但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A.参照物 B.光线 C.声源 D.光源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73
11、

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渔民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的光路图是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168
12、

电动自行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下列调节左侧反光镜的镜面的做法中,首先应进行的是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144
13、

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 _ __不一样,这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_不一样,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_有关。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878
14、

身高1.7m的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他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像,他的像高______m,他和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230
15、

2013年12月14日,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虹湾区域软着陆。“嫦娥三号”携带的电池靠接收太阳光工作,这说明光具有        。太阳还能给地球带来热,太阳的热主要是靠阳光中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传递。它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825
16、

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      (选填“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        (选填“吸收”、“放出”)大量的热。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958
17、

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 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 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 应该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350
18、

“水涨船高”这句成语中,船高是指船升高了,这一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       为参照物,则船是静止的。

  • 题型:2
  • 难度:容易
  • 人气:1995
19、

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质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01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      球运动时间短,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414
20、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注意字母的书写顺序),反射角等于        度。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805
21、

如图是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的s-t图像。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则小刚骑车是图中      (选填“OA”或“AB”)段,小刚从家中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       m/s。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276
22、

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     (填“升高”或“降低”).火山喷发时,高温的岩浆会使冰盖      (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__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886
23、

作图题
(1)请在图甲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所能看到的档板右侧范围大小,并在此范围中打上阴影线。(用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箭头方向为光的传播方向)。
(2)如图乙所示,考古人员需要对一口古井进行清理,为了解决照明问题,准备用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井里,并能垂直照亮井底。请你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3)如图丙,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经凸透镜、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 题型:3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10
24、

( 6分)暑假里,小明乘火车去游玩时,观察到他乘坐的火车共有12节车厢(包括火车头),已知每节车厢长15m,当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他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80s
(1)该火车有多长?
(2)此隧道多长?
(3)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 题型:13
  • 难度:中等
  • 人气:1846
25、

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 题型:2
  • 难度:容易
  • 人气:775
26、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
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选填“内焰”、 “外焰”或“焰心”).
(2)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     (选填“A” 或“B”)套装置。
(3)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的相同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像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      (填“相同”或“不同”),图     (填“D”或“E”)所示的情形可表示水正在沸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4)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但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                          

  • 题型:30
  • 难度:较易
  • 人气:1157
2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与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棋子的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从而确定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       (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4)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让玻璃板沿垂直于OO'轴方向靠近棋子B,为了完成实验探究,小明应棋子B      (选填“远离”或“靠近”) A棋子。他若将让玻璃板沿OO'轴方向水平向右移动,若以A为参照物,则他将观察到镜中A的像_______(选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1596
28、

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若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可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       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                  来比较下落的快慢。其中第      种比较方法与物理学中速度的定义方法相接近。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________(选填“下落的时间”或“下落的路程”)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____________或换用锥角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实验。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490
29、

某兴趣小组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其目的是                  

(2)小明将蜡烛和凸透镜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要得到明亮、清晰的像,则光屏放在65cm刻度线与     cm刻度线之间的某个位置,利用此时的成像原理可制成       
(3)小红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线处,仍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会成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4)小虎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903
3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2)小红由短文猜想:“霜”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