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2020-03-18
  • 题量:37
  • 年级:高三
  • 类型:月考试卷
  • 浏览:1144

[山东]201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1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1、

周文王曾告诫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说明
①当时的统治者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周人开始关注天人关系
③两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④荀子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659
2、

《庄子·天下篇》记载:“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这段话描写的应该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02
3、

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瓦解 B.王位继承混乱 C.宗法制度松弛 D.中央集权确立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20
4、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句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人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
C.霹雳一声暴动.分田分地真忙 D.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27
5、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68
6、

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

A.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C.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D.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83
7、

下图是某位书法家作品,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这幅作品的作者最可能是

A.王羲之 B.怀素 C.颜真卿 D.柳公权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30
8、

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对外贸易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80
9、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B.重商主义观念盛行
C.重本抑末观念仍影响深远 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62
10、

有学者指出:“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很容易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则往往……遭到严厉的谴责。”这种对义和团的评价模式也可用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301
11、

1897年11月4日,为庆祝慈禧六十大寿,上海道蔡钧带头举办了中国官方的第一次大型舞会。舞会的参加者主要是在沪的外国人.中国官员女眷也循西例参加,陪同西人女眷,尽管她们没有跳舞,只是隔着帘子观看,这在当时实属破天荒之举。这说明当时

A.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C.中国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D.上海社会风气已彻底改变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73
12、

谭嗣同在《仁学》中说:“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注:伪善)也。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于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这反映出谭嗣同
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②反对封建伦理纲常
③彻底地否定传统文化               ④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592
13、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称,中国人说的“革命”一词,译成我们的语言为revolution,中华民国时代采用了它,字面意思是“收回授权”。一位统治者失去了这种不可缺少的保护,兢不得不退位。这里的“保护”指的是

A.君权神授 B.三纲五常 C.清静无为 D.天赋人权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75
14、

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770
15、

1912年,宋教仁以国民党代理事长身份参与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时说:“我们要在国会里头获得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地监督政府……“宋教仁试图成立的“内阁”在组织形式上与下列哪个国家相似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20
16、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年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因素包括
①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确立         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
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             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15
17、

1922年创刊的《今日》曾刊发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著文章,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该刊的主办者却曾反对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坚持认为中共放弃社会主义革命而从事民主主义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变节”。这说明

A.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B.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C.将马克思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任重道远 D.当时存在着大量伪马克思主义者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78
18、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 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805
19、

毛泽东在文章中提到:“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这一路线被写入党章是在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建国初期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84
20、

据统计,1949~1960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4%迅速上升至66.6%,1961~1966这一比值降至51%。这一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八字方针”的实施 B.文革的破坏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D.自然灾害的发生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72
21、

1979年1月,邓小平头像第二次登上《时代》封面,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这主要是因为

A.邓小平主导启动了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B.邓小平结束了“文革”乱局
C.邓小平成为中国国家元首
D.邓小平一手促成中美关系正常化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59
22、

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不仅继续使用粮票,也出现了新发行的的股票(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经济管理体制趋向多样化
C.计划经济的盛行 D.上海引领经济改革潮流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88
23、

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国家统一样本 B.社会制度示范 C.文明交流枢纽 D.经济发展标本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43
24、

近代以来,科技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下列场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一项是

A.1839年,广州市民通过阅读《申报》了解虎门销烟情况
B.1939年,上海市民观看获奖电影《渔光曲》
C.1949年,南京居民收听北平和谈最新进展
D.1999年,济南市民在街头观看国庆阅兵直播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03
25、

分析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是认识历史现象、形成知识结构、发现历史规律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斯大林模式——苏联解体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一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国家干预政策一一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701
26、

从考古发掘和古典作家提供的材料来看,雅典公民大会日常例会的出席人数不过占公民总数的四或五分之一。这主要说明

A.并非所有雅典人均可履行民主权力
B.并非所有合法公民均能参加公民大会
C.雅典民主政治在实践上仍存在许多弊端
D.雅典民主只是部分公民的民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05
27、

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
①立足于文明史观                   ②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82
28、

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时其中并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主要起草人之一的汉密尔顿对此曾这样论述:“在公开宣称基于人民权力,由人民的直接代表与公仆执行的宪法之中,就严格意义而论,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既然人民保留全部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个别权利。”下列表述与汉密尔顿观点一致的是

A.“人权法案”的缺失是宪法制定者无意疏忽所致
B.“人权法案”的制定不符合建立强权政府的需要
C.公民权利通过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受到充分保障
D.公民权利通过政府权力严密的分权制衡得以保障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931
29、

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33
30、

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工厂制组织形式 B.垄断组织形成
C.机器大工业生产 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10
31、

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他扮演了一个改良主义者的角色,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他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 B.他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C.他调和了美国社会的劳资矛盾 D.他以国家干预的方式完善了资本主义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58
32、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这两次指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B.牛顿经典力学与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14
33、

下表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单位:个),由此能够得到的最确切的信息是

国家/年份
1995
1999
2005
2009
美国
152
184
175
140
欧盟
158
157
157
152
日本
148
101
81
68
中国
2
6
15
34

A.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B.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C.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无足轻重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0
34、

某一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了如下一组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太和殿                 白金汉宫              唐宁街10号

A.中国古代皇权至上 B.立宪君主地位尊贵
C.平民领袖平实民主 D.中外建筑政治文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75
35、

城市化进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呈现的特点。
材料二 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英国历史上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不仅为英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而且为城市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0%,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前的70%降至49.8%。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摘自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近代中国的所谓城市化过程,实际上只是一个通商口岸化的过程。鸦片战争之后半个多世纪,西方国家通过武力威逼,迫使中国开放了大量通商口岸,建立起侵略中国的条约体系框架。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它对中国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侵害;作为一个社会窗口,它又展示了西方近代化事物。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
(3)材料三的观点体现了什么史观?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说明近代条约口岸的“双重作用”。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838
36、

一战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后两个周期初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并说明这种调整“是……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材料二 人们总喜欢用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来称谓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界格局。但这往往导致人们忽视这三种格局之间的复杂关系,把三者关系简单化……其实,所谓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厉史与理论反思》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435
37、

中西方传统文化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遗产内部确立了一种深刻的内在紧张状态;希腊遗产为西方思想提供了智力基础。这种基础对将要持续2500年以上的一种极为生气勃勃的思想演变来说,既是不稳定的,又是具有高度创造力的。
——理查德·塔那斯《西方思想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具有高度创造力”的遗产有哪些?
材料二 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产生与发展起来。……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的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中国人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
——祝西莹 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材料三 明清之际文化,横亘在传统与近代的交界处。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明清之际文化的性质,有多种意见。在这些意见中,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明清之际是“中国哲学的启蒙”,其性质与西方的文艺复兴相类似,是近代文化的曙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明清之际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绝不是“启蒙文化”,只是日落西山时天空中的“一抹晚霞”。
——《第一页与胚胎一一明清之际中西文化比较》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观点加以论证。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