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2021-12-20
  • 题量:18
  • 年级:高三
  • 类型:月考试卷
  • 浏览:366

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1、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太学,正式弟子五十名,又增设无定额的旁听生,由郡国选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这表明当时

A.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B.官员选拔标准更侧重考试成绩
C.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 D.打破了贵族子弟世代为官局面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14
2、

“夫农劳于作,剧于病,爱其谷甚于生也,不得已而粜者,则有由焉:小则具服器,大则营婚丧;公有赋役之令,私有称贷之责。故一谷始熟,腰镰未解,而日输于市焉”。这表明宋代

A.农民生活贫困 B.土地兼并严重 C.赋税负担沉重 D.商品经济活跃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63
3、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他这样做

A.迎合了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理 B.打破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观念
C.大大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眼界 D.改变了中国人观察世界的角度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04
4、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一学者做过如下评价“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出路来。”材料中梁启超褒奖的学者是

A.李贽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12
5、

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反映了作者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B.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68
6、

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英文刊物《密勒士评论报》曾写到:“(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此处强调的是

A.土地政策的重要性 B.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C.内战胜利的可能性 D.国家前途的预见性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11
7、

1978年5月2日到6月6日,在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带领下,一个由包括6个部级干部在内的20名成员组成的考察团出访了瑞士、联邦德国、丹麦和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出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对这次出访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外交开始打破意识形态限制 B.出访有利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C.出访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方针 D.中国同欧盟国家建立了良好关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94
8、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规定:原告与被告就某物发生争执,原告所提起的是对物的诉讼。例如某人占有一有形体物,铁提肯定这物是他的,而占有人主张他是所有人。铁提既然主张物是他的,所以这是对物的诉讼。这说明罗马法中

A.体现了物权的法定主义原则 B.物权与债权转化是客观规律
C.所有权与占有权的性质相同 D.占有人对物的权利倍受保护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2
9、

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最早努力“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A.但丁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达·芬奇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62
10、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中说:“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A.发挥宏观调控对经济调节作用 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其丧失统治地位
C.促进西方社会垄断时代的到来 D.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将其彻底废除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15
11、

2009年7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而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这说明

A.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C.美俄关系走向缓和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15
12、

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说:“历史主要是研究人的,但是在人的生活中,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对历史具有同样意义……只有价值联系才使我们重视此一事件而忽视彼一事件……假使没有这种价值联系,那么我们对人类历史生活中的个别差别,将像对海上的波浪或风中的树叶那样漠不关心。”对此理解正确是

A.历史研究应以个人的活动为核心 B.历史研究侧重事件对事件的价值联系
C.历史是探索发现孤立的个别事件 D.历史研究是人对价值判断的主观体现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12
13、

美国在中国的形象,是指一定时期内中国的精英阶层和社会公众对美国的整体印象,中国人对于美国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出处
观点
张之洞
《劝学篇·正权》
考外洋民权之说所由来,其意不过曰国有议院,民间可以发公论、达众情而已,但欲民申其情,非欲民揽其权。译者变其文曰“民权”,误矣。“美国人来华者,自言其国议院公举之弊,下扶私,上偏徇,深以为患。华人之称羡者,皆不加深考之谈耳”。近日摭拾西说者甚至谓人人有自主之权,益为怪妄。
孙中山
《孙中山全集》
美国是新世界之老共和国,吾为旧世界之新共和国……但美国为先进文明国,事事皆为我国之典范。
毛泽东
《别了,司徒雷登》
美国确实有科学,有技术,可惜抓在资本家手里,不抓在人民手里,其用处就是对内剥削和压迫,对外侵略和杀人,美国也有“民主政治”,可惜只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独裁统治的别名。美国有很多钱,可惜只愿意送给极端腐败的蒋介石反动派。

材料二  1993年夏季,美国根据莫须有的情报,在公海上拦截中国的“银河”号商船,并进行检查,从而引起中国公众的极大愤慨。随后美国国会的议员们以中国人权状况恶化为由,阻挠中国申办200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再次点燃了中国人的反美情绪。这两起事件导致了中国公众心目中的美国形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直到海湾战争后,中国人还认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是一个主持正义和敢于负责任的国家。但美国现在在他们眼中,已经变成了一个在世界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的国家。
——摘自牛军《后冷战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与思考》
材料三 中国人在认识西方时,有一种独特的“师生情节”,即中国人真诚地将西方发达国家当作自己的先生,认真地讨教和学习,可是在历经坎坷以后终于发现,“先生总是欺负学生”。
——摘自牛军《后冷战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与思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492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居住。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东侧为尊,正室居住,西侧为卑,偏房居住,而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略矮小。
材料二 图1为北京四合院平面结构图,四合院始于12世纪,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图2为2012年开盘的深圳某楼盘户型结构图。

图1                                   图2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户型结构变化的角度,对古今中国人住宅观进行比较。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365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朱元璋政权自至正二十七年十月发动北伐,迅速取得胜利,不足两年时间,中原、华北、西北等大片地区,均为明军占据。但是随着明军战线不断延伸,补给线日益拉长。洪武四年二月,大同卫都指挥使上书称:“大同地边沙漠,元季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等乱兵杀掠,城市空虚,土地荒残,累年租税不入。军士粮饷欲于山东转运,则道里险远,民力艰难。”,正是基于这种状况,山西行省提出采用开中法。开中法是指政府召盐商赴指定地点上纳粮草,再根据其上纳地点及数量,酬之以相应的官盐。这里的“中”有着认购的含意,政府开示纳粮地点与所酬盐数,出榜召商,称之为“开中”;盐商接受政府条件,自报纳粮数量,称之为“报中”。
表3 洪武朝全国开中法实施情况表

时间
奏请单位
纳粮仓
中纳则例
洪武三年
山西行省
大同
每引米l石
洪武四年
中书省
延安、宁夏等
每引米7斗
洪武八年
产西砖耀
桂林
每引米2石3斗
洪武十九年
云南布政使
金齿
每引米1斗
洪武二十年
户部
毕节(贵州)
每引米3斗
洪武二十二年
北平行都指挥使
大宁
每引米5斗
洪武二十九年
户部
桂林
每引米1石

——摘编自孙晋浩《开中法的实施及其影响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开中法实施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开中法的作用。。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694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欧洲工业革命之前有思想革命。文艺复兴与启蒙,都走在宪政和民主运动的前头。近代中国的启蒙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发生在清末宪政与辛亥革命之后。欧洲的民主进程,先提出个人解放、自由平等与人的价值,然后提出开设议院的主张。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过程则是一开始就从政治制度着手,先提出立宪议会主张,然后鼓吹自由平等与个人解放。因此,近代中国民主运动没有带来欧式的自由平等与个人解放。
清末,改良派倡导的是民权不是民主……梁启超也刻意分辨民权、民主之别。梁氏的新民说,乃是公民的意思。公民为国家服务,主要不是为争取个人自由与利益……民族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提倡的也非个人的自由平等。三民主义里面只有民权主义,没有民主主义。这个不是语意学上的问题。尽管孙中山说民权是基于法国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可是他提倡的是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因为,他认为中国人已经太自由了,变成了一盘散沙。他主张国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类有平等,因为自然界就是没有平等的……孙中山给人民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个基本政治权,可是人民的主权是由国家行使的。
——摘自冯兆基《民国时期中国民主的构想》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近代与17、18世纪欧洲相比,民主宪政运动发展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分析孙中山不提倡个人自由平等的原因。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396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下图是1945年以来,德国版图变化示意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版图变化的原因。
(2)谈谈你对德国版图变化的认识。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1584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博尔济吉特·琦善(1790年—1854年)鸦片战争期间接替林则徐担任两广总督,处理与英国有关事务。后人对于琦善的评价呈现多元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在军事方面,无可称赞,亦无可责备。在外交方面,他实在是远超时人,因为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
——摘自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1931年)
材料二 当时人的描述和后来研究者给琦善罗列的四大罪名是:一、主张弛禁,成为清王朝内部弛禁派的首领,破坏禁烟。二、英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时,乘机打击禁烟领袖林则徐,主张投降。三、主持广东中英谈判期间,不事战守,虎门危急时又拒不派援,致使战事失败,关天培战死。四、私自割让香港予英国。核心就是:卖国罪名。
——摘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 蒋廷黻研究琦善,其目的是研究近代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政策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肯定琦善,是为了借此抒发自己心中的一个信念:帝国主义这种现象是“国际积势”导致的,要真正战胜帝国主义,方法不是除了抵抗,什么建设也不做,而是应该了解这种“积势”,并利用它去寻找中国的出路。
——摘自蔡乐苏、尹媛萍《反抗帝国主义的另一条道路:论蒋廷黻的琦善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作者对琦善的态度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三,分析蒋廷黻研究琦善的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