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 编号:70957
  • 题量:21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月考试卷
  • 更新:2021-12-14
  • 人气:525

江苏省兴化市茅山中心校等五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1、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7
2、

“嫦娥一号”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高氯酸铵分解有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是 

A.H2O B.SO2 C.CO D.CO2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17
3、

用“O”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则方程式2C+O22CO可表示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74
4、

“庄家一枝花,离不开肥当家“,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硝酸铵 NH4NO3 B.硝酸铵 KHCO3
C.尿素 CO(NH2)2 D.硝酸钾KNO3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47
5、

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实验室必须备有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B.易燃易爆物不能跟其他物质混存
C.不能品尝任何化学药品的味道
D.一切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均不要进行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229
6、

过氧乙酸(C2H4O3)和次氯酸钠(NaClO)都是常用的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这两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83
7、

在元素周期表中,应用于计算机的硅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14 B.原子个数是14
C.相对原子质量是14 D.质子数是28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39
8、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蒸发 B.稀释浓硫酸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57
9、

产生下列现象,只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A.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增重、变稀
C.生石灰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
D.铜制品长期放在空气中会产生“铜锈”[又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16
10、

利用家庭中常见物质,不能完成下列家庭小实验是

A.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B.区别食盐和纯碱
C.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D.检验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81
11、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制备NaOH溶液:将饱和的纯碱溶液与适量的石灰水混合后过滤
B.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鉴别O2、N2、CO2三种气体: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用CuSO4溶液与NaOH溶液,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
  • 题型:1
  • 难度:困难
  • 人气:1873
12、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四组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ZnSO4溶液,分别加入铜片和银片
B.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CuSO4溶液,分别加入锌片和银片
C.向盛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锌片和铜片,再向盛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铜片
D.向盛有ZnSO4溶液和AgNO3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铜片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447
13、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   实
解   释
A
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B
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氯化铜与氢氧化钙两溶液间的反应速率比两固体间的反应快
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机会比在固体中接触机会多
D
水银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
汞原子体积变大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53
14、

锌、稀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相应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有固体物质产生            B.无明显现象
C.有蓝色沉淀生成            D.有气泡产生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688
15、

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KCl(K2CO3)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
B.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CuO(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MnO2 (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题型:1
  • 难度:困难
  • 人气:1278
16、

天然水中含有的部分杂质如下表所示,请根据下表内容回答:

溶 解 物 质
悬浮物质
主要气体
主要离子
生物生成物
细菌、藻类及原生物、泥沙、黏土等
氧气
二氧化碳
硫化氢等
钙离子、氯离子、
硫酸根离子
镁离子
NH4+、NO2、HPO42、Fe3+、H2PO4

 
(1)写出“主要气体”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                        
(2)写出“主要离子”中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的符号                
(3)写出由“生物生成物”中的离子组成的磷酸二氢铵的化学式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464
17、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4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在60℃时,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当温度降至20℃时,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___。
(3)在80℃时,将45克甲物质放到50克水中,形成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欲使甲的不饱和溶液A变为饱和溶液且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是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212
18、

A、B、C、D、E、F、G、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D、F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B、E为气体,反应①是重要的工业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写化学式:A             、E                、G             
(2)写出反应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35
  • 难度:较难
  • 人气:451
19、

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A”、“B”或“C”),装入药品前应先                       ;如用D装置收集O2,则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填“c”或“d”)。
(4)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833
20、

小明发现家中施用的碳酸氢铵(NH4HCO3)减少了,并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他很好奇,于是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 碳酸氢氨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设计]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中的铁架台省略)。

(1)A装置大烧杯中的生石灰和水的作用是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3)根据现象                                    ,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4)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经过某实验操作,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的方程式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是                           ,在施用时注意                                

  • 题型:33
  • 难度:较难
  • 人气:1316
21、

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体细胞中约含有NaCl  0.9 % ,一般成年人每日需NaCl的量为4.5 g~9 g。
(1)某病人因食盐摄入量不足,需要补充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 % 的生理盐水,医生通过诊断需为他注射200 g生理盐水,则该病人每天可补充食盐约            g。
(2)若用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9 % 的生理盐水,需加水________g。
(3)小明想检验某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含量是否合格,他从该瓶生理盐水中取出65 g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435 g沉淀。请你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这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含量是否合格。

  • 题型:13
  • 难度:中等
  • 人气: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