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训: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关系与竞争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
C.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85
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 )
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
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
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 |
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49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写道:“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由此可见,保罗·肯尼迪主张( )
A.实现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
B.尊重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
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
D.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即将举行的大选中会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却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从当时的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的是( )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 |
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 |
C.两极格局的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
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的内部矛盾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96
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先后爆发了87次战争。其中,29次在亚洲,26次在中近东和北非,17次在中、南部非洲,10次在中南美洲,5次在欧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战争的爆发与民主化程度有必然联系 |
B.小国间的矛盾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
C.战争造成更多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 |
D.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分布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30
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赖的趋势加强 |
B.多极化时代国家利益之争淡化 |
C.谈判协调基本代替了战争对抗 |
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趋同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634
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70年代,欧美出现“福利国家”;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不同国家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 |
B.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
C.杰出的人物会影响历史的发展过程 |
D.实事求是思想具有普遍适用性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88
1971年10月在联合国大会表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时,虽然美国不断游说,但西方阵营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葡萄牙都投了赞成票,美国控制下的拉丁美洲除古巴、智利外,另有7个国家也投票赞成。这说明( )
A.西方世界三足鼎立 |
B.美国的霸主地位面临多种挑战 |
C.两极格局宣告结束 |
D.中国摆脱了被封锁孤立的困境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15
1982年里根向国会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这个计划概括地说,即大幅度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于工商业自由发展的规章约束,被人们称之为“里根经济学”。“里根经济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政策的不同之处是( )
A.取消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B.削弱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C.恢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D.大力推行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61
舒建中在《美国与1947年日内瓦会议》中说:“‘关贸总协定’机制的规则体系主要体现了美国的政策目标,日内瓦(关贸总协定)的多边关税减让成果则体现了美国实质性的优势。”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
A.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是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 |
B.自由贸易有利于美国推广自由、民主的价值观 |
C.关税壁垒的消除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D.“关贸总协定”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33
下面是1950~2010年世界部分国家城市化率变化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使美国城市化增长率居世界领先地位 |
B.21世纪以来马来西亚城市化率超过日本,已经跻身经济发达国家行列 |
C.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城市化率总体增长幅度高于世界的增长幅度 |
D.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国家城市化率的对比说明,全球化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48
1949年,斯大林七十寿辰,法国共产党专门派人请毕加索为斯大林画了一幅肖像画以表祝寿。毕加索以反传统绘画技法完成这幅作品。此画( )
A.域中有诗,歌颂伟人 |
B.色彩艳丽,光彩照人 |
C.真实反映领袖的光辉形象 |
D.视觉异常,有支离破碎之感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4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美国政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表。(单位:%)
财政支出项目 |
1960年 |
1970年 |
1980年 |
国防、对外军援、退伍军人补助 |
38.0 |
28.2 |
22.0 |
社会保障、收入保障、保健、住宅和社区发展 |
18.1 |
24.9 |
33.4 |
教育 |
13.8 |
17.8 |
17.0 |
卫生、公安、文化 |
4.7 |
5.2 |
4.1 |
运输 |
7.3 |
5.8 |
5.4 |
空间研究、自然资源、农业、邮政补贴 |
4.9 |
4.8 |
4.2 |
一般性政府开支 |
5.5 |
6.8 |
5.6 |
利息 |
5.5 |
4.7 |
7.1 |
对外关系与援助 |
1.6 |
0.9 |
0.2 |
其他 |
0.6 |
0.9 |
1.0 |
材料二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三 苏联国家宪法将社会保障确立为国家制度,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其中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在社会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保障方面各自呈现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推出这种举措的原因和目的。(8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8分)
(3)在材料三中,苏联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特点?它与英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规定有何差异?(4分)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63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人们称之为计划经济。从1928年到1932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下面是罗斯福在大萧条与新政期间的言论。
国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其主人所负的义务。人民创立了国家,人民一致同意让国家继续存在下去。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不是作为一桩慈善事业,而是作为一种社会义务。
材料三 亚·尼·雅科夫列夫在《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当时苏联所取得的主要成就。(8分)
(2)根据材料二,用史实论证罗斯福的话。(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存在的主要问题。(6分)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