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配套精品测试: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以下是十月革命后苏俄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实行的政策
有关这些政策的实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
B.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本质 |
C.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军事胜利 |
D.有利于建立工农联盟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424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A.政府实行配给制 |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
D.消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557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
A.强制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
B.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
C.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 |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492
下列有关苏俄(苏联)农业发展的数据可说明( )。
年份 项目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
9 446 |
6 620 |
7 860 |
8 730 |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
379 |
213 |
355 |
424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重大成就
B.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正确和重大成就
C.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成就
D.指令性计划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害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082
1929年下半年,苏联出现了“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的口号。这一口号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了自愿原则 |
B.生产关系的变革忽视了生产力水平 |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 |
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时机还不成熟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722
阅读下列曲线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1913~1921年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一战的影响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 |
B.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是因为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
C.出现上述变化是因为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的影响 |
D.此曲线图说明了经济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影响经济的发展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531
下列关于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适应被帝国主义列强包围的险恶国际环境
②它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③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④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是不利的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319
“阴谋家的帽子刚脱,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
A.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 B.实行余粮收集制 |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 D.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005
下列符合图一、二中两人改革的共同点的是( )。
①都在工业领域进行改革
②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③二者的改革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了一定成效
④二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74
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成为超级大国 |
B.增强综合国力 |
C.增强国力和军事力量,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384
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全面滑坡。其原因包括 ( )。
①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②美、苏军备竞赛的加剧
③没有找到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46
小王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
B.与美国全面对抗处于劣势 |
C.国内政局失控 |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004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 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体制”的历史功过的争议,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一是“功大于过”说,实践证明它对生产力发展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二是“过大于功”说,他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材料三 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 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是什么?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这一举措有什么特点?有何意义?(3分)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一观点?说明你的理由。(3分)
(3)材料三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生产行业?依据材料简要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2分)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启示?(2分)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551
材料一 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
材料二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间镶着赫鲁晓夫的铜质头像。黑白相间的构图,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复杂的性格和矛盾的一生。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却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材料三 勃列日涅夫由于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正是在胸前挂满勋章的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号称“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如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浑身浮肿、步履蹒跚地跨进了20世纪80年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谈谈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起伏的概况,这种起伏与这一时期苏联的经济改革有什么联系?(5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对赫鲁晓夫的如下评价:“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却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5分)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