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限时集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关系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大总统誓词 新中国成立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
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671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依法治国的方略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102
有学者指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民主政治史上一个伟大创举。这主要是指人民政协( )
①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②始终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③以各党派平等合作为和平建国的途径
④是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08
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这一举措对形成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意义在于( )
A.实现了自治区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
B.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 |
C.促进了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
D.实现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29
回归后,“香港是内地最大的转口基地与第三大贸易伙伴,以及第二大出口市场;而内地已是香港最大的港产品贸易出口、进口及转口对象。此外,香港也是内地的最大投资者”。能使香港顺利回归的条件有( )
①“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③海峡两岸人民往来频繁
④邓小平的外交才能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265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台湾作家钟理在《原乡人》中的这句话突出表达了( )
A.台湾各党各派实现祖国统一的迫切要求 |
B.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 |
C.作者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
D.台湾同胞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65
新中国成立后,便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敢与帝国主义阵营的霸主美国叫板,一举收回外国兵营。这表明我国政府坚定地执行了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另起炉灶” | D.“一边倒”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045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
A.奉行“一边倒”,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
D.重申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56
《领导者》一书中说:“然而,他(指周恩来)在(20世纪)70年代初便看到要从根本上对中国的国际统一战线进行重建和扩大,还为当代中国的‘开放政策’奠定了基础。”作者认为周恩来此时的外交活动( )
A.开始突破意识形态界限 |
B.丰富了与亚非拉国家的建交原则 |
C.拓展了中国外交的领域 |
D.迈出了中国全方位开放第一步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86
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词中说:“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文中的“共同利益”主要是指( )
A.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 B.结束越南战争需要 |
C.应对苏联现实威胁 | D.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72
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出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有( )
① 中国赴苏丹的维和部队
② ②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
③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④上海市民关注APEC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85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联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 |
B.没有认清该组织的新特点 |
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
D.低估了中俄在组织中的领导作用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09
材料一 革命根据地的各级领导机关非常重视乡政权的建设,乡工农代表会议设立了经常的或临时的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这种委员会的参加者都是不脱产的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红色政权通过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把工农群众的优秀代表选拔到各级政权机关,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革命根据地是如何加强政权建设的。
材料二 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人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由人民选举产生,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性别、信仰、党派、文化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陈先初《从三三制看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2)材料二中“三三制”政权的组成体现了什么特点?这一政权的建立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一种民主模式的相对优缺点,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多元性、种族分化程度和社会经济生活方式。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并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史实举例说明。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