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74781
  • 题量:12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期中考试
  • 更新:2021-11-23
  • 人气:1016

江苏省兴化市茅山中心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漫步海池河边,沿着花岗石铺就的台阶,shè     级而上,登上海光楼极目远眺,安xiáng     厚重的钟声让人浮想联piān     ,好不qiè     意!

  • 题型:11
  • 难度:容易
  • 人气:812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兴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市场。
B.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熟悉的。
C.第二轮中央巡视工作巡视组回来后,对于发现的问题,该如何处理,怎样向公众交代,可以说,这次中纪委给出了轮廓。
D.创建期间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商家喇叭噪音过大、出摊占道经营、店牌店招不规范、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市委主要领导现场落实了整治责任单位和整治要求。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46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们兴化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第十一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组委会要求, 10月16日至11月16日的艺术节期间,必须加强交通管理,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C.中高考考试改革,减少英语分值,增加语文分值,有助于改变目前片面重视英语教学,忽视母语教学的现状。
D.兴华初中的“阳光大课间”,对我很熟悉,那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69
4、

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盛名之下,         
②                  ,恒兀兀以穷年.
③蒹葭萋萋,            .  ④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⑤《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生活的句子是(连续两句):           
⑥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的含义而出现误写.其实,这两种形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雁”常与思乡有关,如            “燕”常与报春有关,如                

  • 题型:42
  • 难度:较易
  • 人气:744
5、

名著阅读。
英国作家            的《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四次出游,来到       (国名)。
小人国里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官员腰上几乎没有不缠丝线的,你知道这些官员都是些什么人吗?
《格列佛游记》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三位教授计划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他们认为这种改革除了对身体健康有益外,还有哪两个好处?

  • 题型:43
  • 难度:中等
  • 人气:1203
6、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试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探究下列一段话中蕴含的物候规律。
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地云雾浓稠。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在自然生态上,从山脚到山巅历经了从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的三级转换,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景观。(选自当代作家吴功正《阿里山纪行》)
我的解释:
近年来时常听到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的消息。学了《气象物候》专题后,联系有关知识,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至少三点)
你的同学袁芳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靠谚语来识天气根本没必要,你该怎样劝说他打消这种念头呢?

  • 题型:0
  • 难度:较难
  • 人气:558
7、

阅读杜甫的《恨别》一诗,完成后面小题。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③司徒:李光弼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诗中交代杜甫“恨别”的背景诗句是:                         
赏析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可从修辞、人物描写的方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题型:18
  • 难度:较难
  • 人气:429
8、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年羹尧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军中不解其  (         )         ②次日(       )  
③领飞三百  (           )          ④此西南十里 (       )
(2)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一霎绝”相同的一项是(     )

A.默识之(《〈论语〉八则》) B.言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C.夺杀尉 (《陈涉世家》) D.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令 各 将 束 草 掷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联系选文,分析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题型:45
  • 难度:较难
  • 人气:1569
9、

阅读《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天象与气象》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于是……在一个月亮的晚上点了盏风灯,扛了把铁锹,就去了十三里铺的坟地”。悬疑惊悚小说《鬼吹灯》,极尽想象之能事,同时善用各种环境描写衬托,引得读者感同身受,毛骨悚然。
②这一回中对鬼魅气氛起到很大作用的“毛月亮”,学名就是月晕,有成语云:“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这其实是一种有据可循的天文学现象,而并非民间所传:有着长毛毛的月亮之夜,即孤魂野鬼出没时分。
③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晕出现,那么将要刮风;柱子础石湿润,那么就快要下雨了。
④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⑤月晕,是月亮周围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彩色或白色光圈,而月晕真正的产生原因,其实是由于光的折射。
⑥当代气象科学实践表明,在天气晴转阴雨时,人们先看到卷层云,而后天空出现会产生降雨的中低云。这时随着云中水汽含量的变化,加之光线的作用,围绕在月亮周围,便出现了月晕。这与雨后彩虹出现的原理有些类似,不同的是彩虹在天气变化后出现,而月晕一般预示着天气的改变。与月类似,太阳也有日晕。中国古人很早以前就开始用晕来预测天气,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就是关于晕的天气谚语。
⑦其实,出现了日月之晕,也不一定会产生降水。事实上,有些晕的形成,不但不会形成风雨,反而天气会转晴。在夏季常能见一些似馒头、又似马鬃的对流云,但当对流减弱后,云体会变成卷层云。有太阳时,也可在这些云彩上映出残缺不全但色彩艳丽的晕。这时对流本身已经很弱,晕过后也不会有降水发生。当别处有降水时,降水区上空的空气向四周辐散,这时远离雨区的观察者会看到成片的高云,其中也有一些卷层云。由于这种静止锋的降水区很少移动,因此在静止锋以外的地方,可以接连几天看到太阳周围有晕发生;到了晚上,若有月亮,还可看到月晕存在,却始终没有降水发生。当出现了卷层云,就得看其后的中低云是否发展,若发展,其结果就是降雨。这就是判断出现日月晕后是否有风雨的主要征兆。
⑧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讲的是对事情有一定的预见性。不过这种预见只是来源于对以往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文章的第①段以小说《鬼吹灯》故事开头有什么作用?
第⑦自然段“出现了日月之晕,也不一定会产生降水。”一句话中,“不一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人气:386
10、

阅读邱裕华的《有一种成功叫速度》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在我国广袤的沙漠上,生活着一种普通的植物——梭梭。它们虽然不高,一般只有三四米,外形也不出众,可是梭梭树丛顽强挺立,迎风顶沙,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它们被誉为“沙漠梅花”和“沙漠卫士”,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
②梭梭的成功并非是来自于侥幸。它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速度,无与伦比的速度。
③相比之下,即使是发芽时间比较快的稻谷、花生等农作物,发芽时间也需要三四天,要是椰树的种子,发芽则要两年多。而梭梭的种子,面对着干旱异常的天气,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它们从来不观望,不犹豫不决,不拖泥带水,只要雨水一来,它们就在几小时内迅速生根发芽,快速地生长繁殖,蔓延成片。
④这样快捷的速度,不能不让人吃惊。其实,细想一想,我们追求成功又何尝不应当如此呢?可以说,对于生活,对于人生,我们谁都有许多想法,但由于迟迟没有付诸行动,结果多少光阴过去,却只能停留在计划中。如果有朝一日忽然发现,我们因为缺乏当机立断的决心,已经错过了生活,那会让人多么难受与悲伤。
⑤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带着积极的心态,及时抓住机会,不断进取,不停拼搏,才有可能创造成功。如果按部就班、谨小慎微,在应该起而行动时,坐等机会溜走,就会时时落后、事事落后。要知道,光说不做,只想不行动,既不能增加成功的砝码,也无法增加人生的能量。
古人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在水上漂起来。同样,要想拥有成功,就需要赋予人生足够的速度。这是成功者的姿态,也是胜利者的姿态。
(选自《中国青年》2013年第8期)
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作者认为“带着积极的心态,及时抓住机会,不断进取,不停拼搏,才有可能创造成功。”请你补充一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 题型:4
  • 难度:较难
  • 人气:2051
11、

阅读王蒙的《行板如歌》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柴可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的心里。他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②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清新自然,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比如《花的圆舞曲》,比如《天鹅湖》,比如钢琴套曲《四季》,比如小提琴曲《旋律》,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浑然天成,了无痕迹。它们令人愉悦光明,热爱生命。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的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欢乐!
③他的另一些更令我倾倒的作品,则多了一层无奈的忧郁,美丽的痛苦,深邃的感叹。他的伤感,多情,潇洒,无与伦比。我总觉得他的沉重叹息之中有一种特别的妩媚与舒展,这种风格像是——我只找到了——苏东坡。他的乐曲——例如第六交响曲《悲怆》,开初使我想起李商隐,苍茫而又缠绵,瑰丽而又幽深,温柔而又风流……再听下去,特别是第二乐章听下去,还是得回到苏轼那里去。他能自解。艺术就是永远的悲怆的解释,音乐就是无法摆脱的忧郁的摆脱。摆脱了也还忧郁,忧郁了也要摆脱。对于一个绝对的艺术家来说,悲怆是一种深沉,更是一种极深沉的美。而美是一种照耀着人生的苦难的光明。悲即美,而美即光明。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悲与美共生,悲与美冲撞,悲与美互补。人生苦短,人生苦苦。然而有美,有无法人为地寻找和制造的永恒的艺术普照人间。于是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的哲学。
④在他的第五交响曲与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既有同样的美丽的痛苦,又有一种才华的赤诚与迷醉,我觉得缔造着这样的音乐世界,呼吸着这样的乐曲,他会是满脸泪痕而又得意洋洋,烂漫天真而又矜持饱满。他缔造的世界悲从中来而又圆满无缺。你好像刚刚迎接到了黎明,重新看到了罪恶而又清爽、漫无边际而又栩栩如生的人世。
这就是才华。我坚信才华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酒,饮了它一切悲哀的体验都成就了诗的花朵,成就了美的云霞。它是上苍给人类的,首先是给这个俄罗斯人的最珍贵的礼物。是上苍给匆匆来去的男女的慰安。拥有了这样的礼物,人们理应更加感激和平安。柴可夫斯基教给人的珍惜,珍惜生命,珍惜艺术,珍惜才华,珍惜美丽,珍惜光明。珍惜的人才没有白活一辈子。而这样的美谁也消灭不了,在火里不会燃烧,在水里也不会下沉。
⑥我宁愿说他是一个抒情作曲家。也许音乐都是抒情的。但贝多芬的雍容华贵包含着够多的理性和谐的光辉,莫扎特对于我来说则是青春的天籁,马勒在绝妙的神奇之中令我感到的是某种华美的陌生……只有柴可夫斯基,他抒的是我的情,他勾勒的是我的梦,他的酒使我如醍醐灌顶。他使我热爱生活热爱青春文学,他使我不相信人类会总是像豺狼一样的你吃掉我、我吃掉你。我相信美的强大,柴可夫斯基的强大。他是一个真正的催人泪下的作曲家。我相信这与人类不可能完全灭绝的善良有关。这与冥冥中的上苍的意旨有关。
⑦我喜欢——应该说是崇拜与沉醉这种风格。特别是在我年轻的时候,只有在这种风格中,我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滋味,爱情的滋味,痛苦的滋味,艺术的滋味。
⑧真正的深情是无价的。虽然年华老去,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单纯,虽然我们不得不时时停下来舔一舔自己的伤口,虽然我们自己对自己感到愈来愈多的不满……又有什么办法!如果夜阑人静,你谛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你也许能够再次落下你青年时代落过的泪水。只要还在人间,你就不会完全麻木。
⑨于是你感谢柴可夫斯基。                  (选自《二十世纪中国精品散文赏读》)
【注】①行板:音乐速度术语,指稍缓的速度而含有优雅的情绪,属中慢板。它出自意大利语,原意为“行路”,通译为“行板”。
作者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分为两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分)
请简要说说文中划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1)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的哲学.
(2)这就是才华.
文章开头说柴可夫斯基“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最后又说“于是你感谢柴可夫斯基”,从全文看,我们应该“感谢”他什么?
《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的一首乐曲,作者将它化为了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妙处?

  • 题型:4
  • 难度:较难
  • 人气:2021
12、

作文
22.一个科学考察队在非洲荒漠中考察,他们发现了一种状似石头的植物。科学家对这种植物的存在大为惊奇。为了验证一下,一位科学家打开水壶,将水灌向植物的根部。瞬间,奇迹出现了,那棵植物发出噼啪的响声,撑开厚实的外壳,抽出一支淡黄色的茎,笔直地向上,拼命地拔节。它又分出几支细茎,冒出花苞。花苞绽开,竟开出几朵粉红色的花朵。短短的几分钟,就如电视里的慢镜头,将美艳绝伦的生命辉煌尽情展现,怎不叫人欢欣鼓舞呢? 人不也是在不断的坚持中找寻机会,期待着绽放吗?
请以“我要绽放给你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 题型:20
  • 难度:较难
  • 人气: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