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频考点与最新模拟专题 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28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
A.荀子、董仲舒 | B.荀子、孟子 |
C.商鞅、孟子 | D.韩非子、董仲舒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60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33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75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56
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30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
A.韩非子 | B.孟子 | C.董仲舒 | D.朱熹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57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61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50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
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47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1007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 B.仁政思想 | C.礼法并重 | D.礼治为先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83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83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71
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62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87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
B.孟子的仁政思想 |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88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17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66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629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34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 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016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A.延续元朝典章 | B.继承华夏传统 |
C.复兴汉唐制度 | D.回归周朝典制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53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民为根本 | C.天下为公 | D.民贵君轻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63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艰难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
C.文庙额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80
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098
学者冯友兰认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钜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冯友兰在此否定
A.儒学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 | B.儒学对国人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 |
C.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 | D.佛道思想对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41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限制君权 |
C.民主共和 | D.民为邦本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40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74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A.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 | B.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
C.历史技术不必涉及繁琐的历史细节 | D.《资治通鉴》的史学研究价值不高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21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
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D.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48
王阳明的弟子董梦石出游回来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下列观点可以体现王阳明这一思想的是
A.“知行合一” | B.“人人同具良知” |
C.“格物致知” | D.“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282
陈献章(1428—1500,江门新会人)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白得”,开创“江门学派”,被誉为“真儒复出”。这里的“彼”指的是
A.程朱理学 | B.陆王心学 | C.佛教 | D.道教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31
“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 | B.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
C.百家争鸣的出现 |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283
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材料主要反映出
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
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 |
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 |
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 |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870
黄宗羲曾说:“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今夫通都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 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以上言论中,可以看出黄宗羲
①认为末业指不切民用的行业 ②反对重农抑商
③主张工商皆本 ④反对以农为本
A.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86
《庄子·山木》载:一次,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脚着革绳系住的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见了他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在此,庄子
A.强调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 B.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修身养性 |
C.主张建立统一的法治国家 | D.认为治国要以仁义和道德为主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16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在《太子》篇中说:“凡教太子,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凡教太子,过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该言论反映了唐甄的治国思想是
A.关注下层民众的疾苦 | B.重视农工,勤俭治国 |
C.民富是国富的前提 | D.全面关注社会经济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92
在修养论方面,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下列观点,实质上与其相同的是
A.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B.二程,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
C.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 | D.张载: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65
中国文化历来注重门楣家风,过去有一幅著名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对联倡导的最基本家风是
A.重视与人为善 | B.讲究诗礼传家 | C.注重勤俭节约 | D.传承荣辱观念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91
《易经》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下列不能体现材料中“人文”涵义的是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51
宋代产生了中国绘画中最好的山水画,画家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成为对宇宙自然全面的观察研究。与宋代这一绘画风格密切相关的是
A.理学思想兴盛 | B.商品经济发展 |
C.市民阶层兴起 | D.政治上重文轻武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40
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由此可见顾炎武
A.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现实 | B.指责理学家抛弃先秦时期孔孟之说 |
C.深刻地揭示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 D.认识剑明清儒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84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遁其有无,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 B.“生民在勤,所宝惟谷” |
C.“工农商虞本为一体,皆富民之政” | D.“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21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有感于此,顾炎武
A.发奋研读孔孟之书 | B.号召人们多学程朱理学 |
C.抨击封建专制种种弊端 | D.深入实践求真知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33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这一观点属于
A.道家思想 | B.儒家思想 | C.法家思想 | D.墨家思想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63
《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
此记载体现了
A.以民为本 | B.皇权至上 |
C.君权神授 | D.天人感应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77
1758年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乾隆应对“霾灾”的做法受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A.孔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阳明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89
2013年7月16日清华大学4000多名研究生在校体育馆上了“最后一课”,校长陈吉宁的临行叮嘱聚焦于两个字:良知。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就是要知耻、知愧、知恩。我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要“致良知”、“知行合一”。该思想家是
A.孔子 | B.朱熹 | C.王阳明 | D.王夫之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647
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
A.荀子 | B.墨子 | C.老子 | D.孙膑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788
《尚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下观念与之相去甚远的是
A.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
C.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09
“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治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儒家《周官》之学说悉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实现,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材料主要表明儒学:
A.强调大一统和以法治国 | B.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
C.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 | D.通过法典化、制度化得到普及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89
有学者指出:“根据列宁‘评判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标准衡量,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这种观点
A.认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严重脱离当时国情 |
B.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理论中能够体现 |
C.认为董仲舒的思想缺乏民本色彩 |
D.认为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不利于稳定儒学的社会地位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87
图为“熹平石经”的残石。该石经由《诗》、《书》、《春秋》等七经组成并立于洛阳太学。这一残石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A.隶书始于秦朝 | B.民间入仕风气高涨 |
C.儒学的官方化 | D.国家教育系统建立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24
现代学者马叙伦称道黄宗羲是秦以后二千年间“人格完全,可称无憾者”的少数先觉之一。“人格完全”所依据的标准应该是
A.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 B.西方理性主义启蒙思想 |
C.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 D.现代中国的主流思潮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10
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05
“正是在实学思潮的荡涤下,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理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材料反映出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
B.由明入清儒学发展受挫 |
C.实学-理学-经学是宋至清儒学的发展路径 |
D.清代学者力图恢复先秦儒学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