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76218
  • 题量:61
  • 年级:高三
  • 类型:专题竞赛
  • 更新:2021-11-18
  • 人气:736

备战高频考点与最新模拟专题 5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

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34
2、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2:(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1)材料1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
(2)怎样理解材料2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451
3、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48
4、

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02
5、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37
6、

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应
C.频繁改革的结果               C.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1
7、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74
8、

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   )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04
9、

“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15
10、

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   )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
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59
11、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25
12、

下面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16
13、

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29
14、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的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员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71
15、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44
16、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78
17、

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67
18、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55
19、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15
20、

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68
21、

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诊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658
22、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12
23、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04
24、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取时,“把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64
25、

一位古希腊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其著作中记述了希波战争的始末。他是

A.伯里克利 B.希罗多德 C.柏拉图 D.罗马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27
26、

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42
27、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柏拉图在此主要强调的是

A.雅典的直接民主制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B.民主和人权思想在当时的雅典已经深入人心
C.改造城邦政治的必要性
D.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精神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799
28、

有人认为,梭伦通过改革,创立了“财权政治”。下列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A.实行四百人会议 B.提倡学习手工技艺
C.按收入划分等级 D.颁布《解负令》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71
29、

有学者认为(希腊)城邦不可以通过征服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这是因为

A.雅典城邦成年男性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B.雅典城邦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
C.希腊城邦重视自由和独立自主
D.希腊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共同体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56
30、

罗马帝国时代著名法学家盖尤斯(约130—约180)在《法学阶梯》指出:“所有受法律和习惯调整的民族,他们一方面遵守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遵守为人类所共有的法律。”这里体现的法治观念是

A.扩大司法保障的对象 B.贵族拥有法律解释权
C.审判、量刑须有法可依 D.构建系统的罗马法体系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27
31、

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35
32、

罗素说:“我们习惯于指出,希腊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但是我们并不总能认识到,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它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他认为

A.直接民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B.直接民主有严重的局限性
C.希腊民主更强调集体统治 D.希腊民主是人类的黄金时期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59
33、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奴隶与平民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 B.保留了习惯法的陋习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保留了债务奴隶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25
34、

古代罗马人制定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以下关于罗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B.公民法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
C.万民法的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D.自然法是罗马法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77
35、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材料反映了

A.雅典公民参政的意识强 B.民主政治参政纪律严明
C.雅典公民强调轮流执政 D.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03
36、

《十二铜表法》第6表第3条规定:“凡占有土地(包括房屋)二年,其他物品一年的,即因占有取得所有权。”该项法律规定

A.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
B.调节财产所有人与占有人之间权利矛盾
C.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
D.导致私有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67
37、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非常完备,早在《十二铜表法》中就有对具有权利能力、但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行为能力的人要实行扶助和保护的规定,其中包含对未满14岁的男子、未满12岁的女子等未成年人的监护。该项规定直接凸显出罗马法的

A.社会公正和谐思想 B.人文主义精神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人生而自由意识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18
38、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洛狄忒(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损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社会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利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63
39、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唐代发明了曲辕犁
唐代农村中普遍使用曲辕犁
B
古希腊考古发现有一些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
“陶片放逐法”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C
1904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经学科、政法科、工科等,各专业预科阶段均开设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
专业设置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
D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14
40、

罗马法规定,法定继承不得和遗嘱继承并用。凡遗嘱有效时,就不适用法定继承。只有在死者生前没有立遗嘱,或者所立遗嘱不合法律规定,或者遗嘱上所指定的继承人已经先于遗嘱人死亡或拒绝继承时,才可按法定继承办理。这一规定

A.有效地维护了私有财产 B.完善了遗产继承的制度
C.带有一定的习惯法痕迹 D.体现了遗嘱继承的优越性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58
41、

罗马法创立特留份制度,它是指法律规定的遗嘱人不得以遗嘱取消的由特定的法定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份额。遗嘱人在设立遗嘱时,如果没有给特留份权利人保留法定的份额,则其相应部分的处分无效。这表明特留份制度

A.是后来世界各国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B.体现了公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平等原则
C.确立了财产无限制私有的法律观念 D.体现了平民财产继承关系的平均思想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89
42、

雅典人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作一点显著的事业”。从中可以看出雅典公民

A.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 B.绝对服从于城邦的需要
C.有着强烈的政治需求 D.在城邦中失去了自我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533
43、

“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要变动太大。要用法律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这反映了罗马法

A.保持习惯法传统 B.强调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意义
C.崇尚自由和理性 D.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现实问题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35
44、

《人类的故事》叙述道:公元前6世纪,雅典人决定寻找一位更仁慈的改革者,最后找到了最佳人选。他给雅典人提出了一整套法案,极好地体现了作为希腊人性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适度”原则。这位“最佳人选”是

A.梭伦 B.普罗塔戈拉 C.克利斯提尼 D.苏格拉底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03
45、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斯提尼认为:人人都要服从法律,如果抛弃了法律,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不仅政制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也会降低到野蛮的水平,这一思想的实质是

A.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B.批评雅典的直接民主
C.强调要在法律的前提下享受自由 D.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34
46、

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是伯里克利的良师益友,认为太阳不是神,而是一块巨大而红热的石头。伯里克利的政敌罗织罪名,攻击阿那克萨戈拉宣传邪说,以“不敬神”的罪名起诉他,最终被处以罚金并驱逐出境。这说明

A.科学与民主不相容 B.理性与法律不相容
C.雅典民主存在局限 D.审判程序不严肃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26
47、

学者马克垚在评论某政治制度时说:“这种制度不懂得掌握在人民大众手时的权力也需要受某种限制,以致把它变成了某种天然合理、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该制度是指

A.雅典直接民主 B.英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联邦共和制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10
48、

梭伦时期的四百人议事会和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议事会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

A.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基于部落选出
B.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
C.前者对所有公民开放,后者基于等级选出
D.前者基于血缘部落选出,后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75
49、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57
50、

战胜高卢人后,恺撒(前102年—前44年,罗马统治者)在盛大的凯旋仪式里牵着高卢人走,把他们牵进了元老院;高卢人脱下了长裤子,却穿上了……阔边长袍。对上述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为罗马法的起源提供详实的史料支撑
B.此时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C.恺撒牵着高卢人走进元老院时,其阶级属性发生了本质变化
D.“脱下了长裤子,却穿上了……阔边长袍”主要指其被赋予了罗马公民权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0
51、

伯里克利对从政颇为谨慎,“伯里克利有钱,出身好,又有许多极有影响的朋友,但他总怕被放逐,所以一直不肯从事政治活动,只在行伍方面当一个奋不顾身的好样的军人。后来,阿里斯提德去世,地米斯托克利被放逐,客蒙又长年累月被军旅生活绊住,留在国外,伯里克利这才投身于公众的事业。”这反映了

A.陶片放逐法具有维护民主秩序的积极作用
B.雅典民主政治已经进人“黄金时期”
C.雅典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D.陶片放逐法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具有一定威慑力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83
52、

希罗多德借美伽比佐斯之口说道:“没有比不好对付的群众更愚蠢和横暴无礼的了。把我们自己从一个暴君的横暴无礼的统治之下拯救出来,却又用它来换取那肆无忌惮的人民大众的专擅,那是不能容忍的事情。”希罗多德意在批评雅典的

A.君主专制 B.贵族政治 C.血缘政治 D.民主政治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13
53、

恩格斯指出“(古希腊)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这说明了

A.陶片放逐法保证了民主程序 B.财产等级制瓦解了世袭贵族特权
C.以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深化改革 D.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公民权利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65
54、

《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A.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B.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C.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D.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59
55、

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19
56、

在雅典,城邦公民大会召开期间,其常务委员会都会向公民大会提出陶片放逐提案。如果大会表决通过该提案,则于翌年2月或3月间实施放逐投票,得票最多的人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或5年),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离开城邦。材料说明古代雅典

A.国家决策缺乏理性化 B.维护了雅典人的民主权利
C.民主制度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D.民主制度科学完善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34
57、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一条规定,经济活动中缔结契约,“其所用的法定语言就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这一条款的规定

A.维护了平民应有的立法权 B.确立了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范
C.提高公民的社会政治地位 D.适应帝国境内民族间贸易发展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81
58、

古罗马查士丁尼皇帝钦定的《法学阶梯》规定:“法学家是由皇帝赋予权力就法律问题作出公开解释的人。他们的一致决定和意见具有这样的权威:根据宪令规定,审判员也不得拒绝遵从”。这反映出罗马法的特点是

A.贵族垄断法律解释权 B.注重法律的灵活实用
C.重视法律形式和程序 D.法学家地位高于法律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92
59、

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A.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C.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85
60、

1948年4月3日,有人在《世纪评论》撰文说:“现在的民主政治(Democracy)一词,就是希腊字Demo和Cracy拼合拢来的,‘德谟’是人民的意思,‘克拉西’是统治的意思,合拢来为‘人民统治’的意思。”材料认为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特征是

A.以民为本的仁政意识 B.个性唯上的开放意识
C.众人管理的契约意识 D.直接选举的平等意识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95
61、

罗马法专家巴里·尼古拉斯教授说:“如果要创设或者转让某一权利,必须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者使用指定的话语。……如果有关形式得到遵守,但存在意愿方面的缺陷(如错误或者恶意),法律后果仍然产生。”这说明早期罗马法

A.外在形式重于实质内容 B.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贵族法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D.司法程序缺乏公正性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