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2021-11-15
  • 题量:25
  • 年级:高二
  • 类型:期中考试
  • 浏览:1972

江苏无锡江阴市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1、

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订立盟约。盟约中有“不能废嫡立庶,以妾为妻”的规定。该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 B.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C.维护宗法制度 D.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1
2、

春秋末年,卿大夫在控制的封邑设立与诸侯国相应的朝廷机构,并拥有独立的武装。其在政治上是治理朝政的国君,在军事上是世族武装的统帅。随着卿大夫势力的不断强大各个封邑之间开始相互争夺、兼并,并向诸侯国君发起挑战,这时的士也不再为主效死,而是“士无定主”。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 B.贵族政治衰落
C.“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D.宗族势力上升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09
3、

公元前202年, 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称帝建立汉朝,遵循宗法制的原则,他应立下面哪个孩子为太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

选项
姓名
性别
年龄
生母姓名及身份
在诸子中的特点
A
刘肥

20岁
曹氏,刘邦反秦前在家乡的情妇
最年长
B
刘元

12岁
吕雉,刘邦结发之妻, 现封为皇后
人缘最好
C
刘盈

10岁
也是吕雉,同上行
柔弱善良
D
刘如意

3岁
戚姬,刘邦最受宠的妃子
最受父亲宠爱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00
4、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此“原理”
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
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22
5、

《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①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    ②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③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④结合科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47
6、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60
7、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度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是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
C.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11
8、

《旧唐书》记载:长庆元年(821年),唐穆宗要破格提拔前代理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门下省属官)韦弘最、薛存庆封还诏书。穆宗向韦弘景、薛存庆解释之所以提拔刘士泾的理由,任命刘士泾的制书才得以颁布执行。这段材料说明唐代门下省:
①具有封还皇帝诏书的权力       ②对皇帝诏书具有否决权
③意见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   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15
9、

右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宣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宣慰司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89
10、

下面是在研究性学习中一位同学搜集资料做的一张表。对表中“大臣”的职能反映出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1. 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
7. 开面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2. 接折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8. 交折
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3. 见面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9. 月折
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4. 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10. 随手
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5. 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11. 封柜
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6. 交发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D.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73
11、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30
12、

右边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章节名称是:

A.环境:大陆与海洋
B.政体:帝制与共和
C.传统:专制与民主
D.基础:农业和商业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05
13、

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95
14、

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农民的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下列措施能体现他的这一改革理念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陶片放逐法
C.成立五百人会议 D.向低等级公民发放津贴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99
15、

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这段话:

A.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 B.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
C.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 D.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16
16、

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84
17、

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说“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材料反映了罗马共和国中人人参政、保护公民利益的政治观念
B.材料表明罗马法重视法律程序的法治观念
C.材料反映了“城邦至上,政治为本”的民主特点
D.材料表明罗马法强调公正至上、保护私有财产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09
18、

《十二铜表法》规定,狱官或仲裁者收受贿赂要被处以死刑。这表明

A.公民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习惯旧俗得以保留
C.贵族滥用权力受到限制 D.法律程序过于严格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58
19、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75
20、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26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105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制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权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四  雅典人创立的陶片放逐法的本意旨在防止一些人由于权力过于膨胀而危及民主政体,但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演化排斥“精英”或者“英雄”的工具,常常放逐有功之人。“主权在民”在后期演化为“暴民政治”,德才之人遭排斥,这种制约“强人”的有力武器中,也集中体现了原始民主制度的所有弊端,在这样的制度下,集体政治导致集体平庸,把城邦推向了自我衰退的道路之中。
——《世界历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伯利克里阐述了民主制的什么特点?(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积极作用。(3分)
(3)依据材料三、四,苏格拉底所评论的是雅典怎样的民主方式?他的态度如何?理由是什么?(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克里斯提尼改革”“民主政治”“希腊文明”“断层”四个词语,以“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90字以内)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940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历史史实?
(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3)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900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青苗钱”以常平籴本1400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三 旧有之系统,包括其中的既有利益,必须铲除,然后……新的体系才能成立。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引起所述的社会冲突,是因为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是以纠结新旧两派,作这场决斗。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取得了什么成效?
(2)根据材料二,归纳王安石变法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4)自19世纪末以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趋向于肯定为主。结合材料,谈谈你认为今天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肯定王安石变法?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533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罗斯的经济无法支持沙皇的扩张主义,而克里米亚战争清晰地反映了以不自由劳动力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的脆弱。军事上的挫败迫使沙皇政府重新评估俄罗斯的社会秩序,并实施了大范围的改组计划。……在19世纪后30年的时间里,反政府的抗议和革命活动有所增加。
——《新全球史》
材料二  1868年,一位新天皇即位,他名叫睦仁,根据日本人的习惯,他的统治时期称为“明治”,明治时代(1868-1912年)是日本现代化的伟大时代。……工业和金融的现代化与政治革命同时进行……从根本上讲,他们接受属于西方文明的舶来品,是为了保护他们内在的实质和他们的日本文化。  
——《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俄罗斯沙皇实施的“改组计划”的关键是什么?当时的俄罗斯政府还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努力?这些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明治时代在“政治革命”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日本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有何特点?
(3)材料一、二的作者在论述19世纪的俄罗斯和日本改革时都采用了哪一历史观点?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