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6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45
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97
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22
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
A.绿藻上升 | B.白鲢下降 |
C.水蚤下降 | D.乌鱼上升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08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属于第 营养级。
(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 。
(3)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某研究小组捕获了100只乙,经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100只,其中有10只带有标记。在该生态系统中,乙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只。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900
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 、 、 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重金属含量(μg/kg 鲜重) |
0.003 7 |
0.003 7 |
0.035 |
0.035 |
0.34 |
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919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
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
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
D.植物可通过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50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蝇、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三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8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
D.一种生物只能处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营养级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53
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下图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 )
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
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
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
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83
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包含了12条食物链 |
B.鹰处于第三营养级 |
C.优良牧草与杂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 |
D.要了解某种优良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63
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中某重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问题。
生物及环境因素 |
重金属质 量分数/% |
|
生物及环 境因素 |
重金属质 量分数/% |
土壤 |
0.01 |
池塘水 |
0.02 |
|
猫头鹰 |
12 |
浮游植物 |
0.5 |
|
食虫鸟 |
5 |
浮游动物 |
2 |
|
昆虫 |
0.2 |
大鱼 |
10 |
|
草 |
0.02 |
小鱼 |
5 |
(1)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池塘生态系统: 。
草原生态系统: 。
(2)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体内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3)出现这种现象,你认为合理的假设应当是
。
(4)在上述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在上述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5)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原因是 ,采取解毒的相应措施是可服用大量的 (选填:A.水;B.食盐水;C.牛奶;D.蛋清;E.豆浆)(多选)。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255
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03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
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
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 |
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99
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
选项 |
表示内容 |
甲 |
乙 |
丙 |
A |
碳元素的流向 |
消费者 |
CO2库 |
生产者 |
B |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
血浆 |
淋巴 |
组织液 |
C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 |
生产者 |
消费者 |
分解者 |
D |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下丘脑 |
甲状腺 |
垂体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38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
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26
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44
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02
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42
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 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
(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 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
(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 关系。
(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 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 的速率。
(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 (填序号)。
①鸟 ②土壤质地 ③光照 ④水体肥力 ⑤稻田杂草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837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
田鼠 |
鼬 |
||||
固定的太阳能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2.45×1011 |
1.05 ×109 |
7.50 ×108 |
7.15 ×108 |
2.44 ×107 |
2.25 ×107 |
2.18 ×107 |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092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 能力较差,其 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 000 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 kJ和 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 。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该草原的 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 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 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 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鼠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 (填“偏高”或“偏低”)。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 ,引起 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 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686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93
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 |
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
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
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20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反映了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 |
B.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鼠→鹰的能量传递效率 |
D.③和④是鼠同化量的一部分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84
如图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要增加20 g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
A.80 g | B.900 g | C.800 g | D.600 g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69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
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 |
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
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36
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 )
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 |
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45
2010年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 ℃,请据此资料回答:
(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 ,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 的特点。
(2)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 ,过程⑤表示 作用,若过程③和④的成分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越高。
(3)请再列举两项影响人类发展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149
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 )
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
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 |
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
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4
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09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填“低”或“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79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高 |
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94
某池塘演变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随之大量繁殖,导致藻类数量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因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 |
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 |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
D.早期、后期均属于正反馈调节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05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2
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
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 |
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相反关系 |
D.一般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79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9
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
光 |
水草 |
藻类 |
浮游动物 |
小鱼 |
泥沙 |
|
生态瓶编号 |
甲 乙 丙 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 ,原因是
。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 ,原因是 。
(4)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①
;
②
。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916
(多选题)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58
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
B.克氏原鳌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54
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
B.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86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14
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
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
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26
如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图中曲线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 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 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 。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 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2020
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 。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 。该污染物通过 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种群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 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 。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筛选目标菌株的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 、NaCl、H2O和琼脂。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481
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 |
B.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
C.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多 |
D.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29
某硫铁矿废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当地农田、作物和人类健康,当地政府对此展开了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将食用作物改种为( )
①饲料作物 ②观赏作物 ③能源植物 ④纤维植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15
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B.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
C.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
D.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变化可以提高物种的多样性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19
拧条、沙柳、毛条、花棒等沙漠植物现已覆盖北京郊区永定河滩地、潮白河滩地等4大荒滩,使这些地区不再成为京城沙源地。该则信息说明生物具有( )
A.直接价值 | B.间接价值 |
C.潜在价值 | D.科研价值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17
薇甘菊原产于中南美洲,后来入侵我国,它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致使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薇甘菊入侵是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
B.薇甘菊与被其覆盖的绿色植物间是竞争关系 |
C.薇甘菊在原产地没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D.薇甘菊泛滥是脱离原产地后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09
由于人类的活动,云南滇池多次在夏季出现由蓝藻爆发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滇池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 来判断。如果比较滇池水体的pH,则早上比傍晚要 。
(2)夏季气温偏高是滇池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看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滇池生态系统的 ,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 来影响蓝藻的生长的。
(3)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 m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
水样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A组(原 始水样) |
0.2 |
0.3 |
0.3 |
1 |
10 |
10 |
7 |
7 |
6.5 |
B组(添 加N) |
1 |
1.5 |
2 |
2.5 |
20 |
19 |
18 |
17 |
18 |
C组(添 加P) |
8 |
9 |
9.5 |
10 |
11 |
9.5 |
7.5 |
7.5 |
7 |
D组(无 添加) |
0.2 |
0.2 |
0.3 |
1 |
10 |
9 |
7 |
7 |
6.5 |
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
起 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542
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在春暖花开的自然水域,黄-绿比率有升高趋势 |
B.在水稻的收获季节,群落P/R值可能在a点 |
C.幼年植物的黄-绿比率一定在b点 |
D.人工林的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进行适当采伐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81
假设某种细菌的起始数量为M,理想状态下,每20分钟繁殖一代,T小时后该种群数量为( )
A.M×20T | B.M×23T |
C.2×MT | D.2×M20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41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注: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
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
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c中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72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c、d、b四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依次递增,则M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
B.若M表示木本植物的丰富度,我国从南向北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变化的趋势是b→d→c→a |
C.若a→c→d→b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M表示生物个体的数量 |
D.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96
采取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 |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一样 |
C.增加适宜的物种种类 |
D.限制某一个演替过程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792
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71
研究者对某水域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绘制出如下能量金字塔,据图回答:
(1)该群落共有 个营养级。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分别是: 。
(2)该群落中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远低于10%,原因是 。
(3)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 ,该群落必须 ,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4)调查该群落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一般用 (抽样统计方法),调查发现受到生活废水的轻微污染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说明 。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108
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是
。
(2)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 分解,产生的水、二氧化碳、无机盐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若蛇的食物有1/5来自蛙,4/5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耗植物kg;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与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4)若要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利用的方法应是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 (K或K/2)值。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640
下面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通过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 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 。
(2)图1过程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 。设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 kJ。
(3)过程④表示 作用。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 。
(4)由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 。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 。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496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验证其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在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中加等量的水(1、2号加清水,3、4号加少许河泥)、同样的金鱼、等量的金鱼藻(2~4号),用橡胶塞塞紧。1~3号放在阳光下,4号放入黑暗的纸箱中。(均放于室温20 ℃条件下)
(1)1号瓶中的金鱼与4号瓶中的金鱼相比 生活时间长。因为 。
(2)上述1~4号瓶中 瓶中金鱼生存时间最长。因为
。
(3)1、2、3号锥形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 ,3、4号锥形瓶相比较,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不同的是 。
(4)4号锥形瓶中的鱼存活时间最短,说明 是生态系统根本的能量来源;3号锥形瓶的鱼最后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5)2号与3号对照,能否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若不能,如何设置实验才能证明? 。
(6)本实验所得结论是 。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