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79949
  • 题量:14
  • 年级:高三
  • 类型:高考冲刺
  • 更新:2021-11-15
  • 人气:1545

浙江温州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1、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建国家政治结构是政治史上的常见现象。下列制度或机构主要依据血缘关系而形成的有
①周分封制             ②秦朝郡县制      
③雅典四百人会议        ④美国联邦制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62
2、

明代政治人物王世懋在其著述中描绘了景德镇因烧制瓷器而火光烛天的情形,称之为“四时雷电镇”。这被个别历史学者认为是“工业超时代发展的征象”,实际上他是以此来指责“当地居民穿凿地脉,以致没有人登科中举”。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政治人物的著述不足以成为史料 B.著述不属于实物资料所以可信度低
C.史料研读须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 D.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无法探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55
3、

以下古代中国的政治机构出现时间最晚的是

A.内阁 B.中朝
C.宣政院 D.中书门下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75
4、

西汉“百姓多离农亩”,成为“末技游食之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商业能够比农业获取更大的利益
②商人侵夺农人的财产和土地
③商人可以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④政府推行发展私营商业的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74
5、

图是中国近代某著名杂志创刊号目录的局部图。以下有关该杂志的论述错误的是

A.在“尊孔复古”思潮下产生
B.由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
C.宣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
D.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13
6、

图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当事人珍藏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佐证

①八路军的抗战事迹                  ②当事人参加的是淞沪会战  
③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④战士们浴血拼杀的英勇精神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06
7、

据统计,我国的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从40年代后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上升到1952年的35%,到1953年主修工程、科学、医药及农业的学生达到学生总数的63%。这些变化表明,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

A.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办学
C.贯彻了“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40
8、

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开始于

A.意大利、英国 B.英国、法国
C.英国、德国 D.意大利、德国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66
9、

法国画家毕沙罗曾说:“精确的绘画干巴巴的,妨碍对于整体的印象,破坏了所有的感觉。不要过分逼真地追求事务的轮廓;应该在运用了正确的色彩和笔法的画笔下创作画作……不要依照规则和原理作画,而要画出你所观察到的和感觉到的。”下列作品与他主张的创作风格相符的是

A.《弹曼陀铃的少女》 B.《自由引导人民》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星月夜》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39
10、

19世纪中叶,日本“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这些史实表明

A.英国开始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B.世界一体化进程基本完成
C.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世界历史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033
11、

美国学者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说:“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这一评论针对的是

A.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6
12、

阅读下表,对表中四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一时期的经济状况分析正确的是1980年—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情况表(%)

 
1980
1981
1982
1983
美国
日本
中国
欧共体
–0.3
4.9
5.2
1.1
2.6
4.0
3.0
–0.3
–0.5
3.2
7.4
0.5
2.4
3.0
9.0
0.8

A.里根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的经济政策初见成效
B.日本由于“泡沫经济”导致发展速度下降
C.中国的增长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D.欧共体发行统一货币欧元以应对经济衰退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60
13、

学习历史要关注文明演进中的重要转型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朝后期,中国政治混乱。……正是这一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们在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方面唐和宋之间起了变化, 这就是中古和近世的差别……首先, 从政治上讲, 是贵族政治的衰落, 君主独裁政治的兴起。与此同时……选用官吏的方法, 由从贵族阶级中推举一变为通过考试录用了。
——摘编自李庆《关于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等
材料三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这促使中国的有志之士检讨前30年新政的得失,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另外一方面,《马关条约》以中国人无法接受的方式迫使中国全方位地对外开放。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等
(1)指出材料一中“政治混乱”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韩非有关“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变革”在政治方面的反映。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市”有哪些发展?
(3)根据材料三,概括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392
14、

阅读材料,加深对美国与欧洲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  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兴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华盛顿告别辞(1796年)
材料二  1937年,面对世界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国会通过了更加严格的中立条款,提出所谓“现金和自运政策”,规定交战国只能从美国购买非军需产品,支付现金,然后用自己的商船将货物运走。1939年对30年代中期的中立法作了修改,废除了禁止出售武器的规定。总统把不列颠和不列颠帝国形容为“抵抗征服世界的先锋”,而美国则是“民主国家的巨大军火库”。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等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期间,西欧国家已无需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相似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尤其如此,戴高乐在各个领域里都推行其独立自主的政策。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关于处理美欧关系的观点。用一句话概括该告别辞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国1937年中立法和1939年中立法的异同点,分析美国1939年修改中立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欧政治关系变化的原因。结合外交领域的史实,论证材料三中加下划线句子的观点。

  • 题型:32
  • 难度:中等
  • 人气: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