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83857
  • 题量:28
  • 年级:八年级
  • 类型:期末考试
  • 更新:2021-11-10
  • 人气:996

安徽合肥市庐江县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1、

下图反映了65年前让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历史时刻。这一“历史时刻”是( )

A.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 B.开国大典
C.毛泽东接见红卫兵 D.庆祝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76
2、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承载着历史,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以下哪一首歌曲反映的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 )

A.《黄河大合唱》 B.《翻身农奴把歌唱》
C.《走进新时代》 D.《春天的故事》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42
3、

八(3)班学习小组准备利用暑假编撰不同时期《革命英烈小传》分册,其中一组搜集到了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加以整理。该组英烈应属于( )

A.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新四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86
4、

一个外国记者在谈到20世纪5O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会议的航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恩来提出了( )

A.和平与发展 B.和平共处原则
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04
5、

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台湾当局被迫开始调整“三不政策” ②海协会与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一致 ③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④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01
6、

民主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要求之一,以下不属于建国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刘少奇含冤去世
D.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91
7、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的取名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①马文革   ②李援朝   ③张跃进   ④沈承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46
8、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93
9、

北京时间2013年9月8日凌晨,国际奥委会第125次全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进行,投票决定2020夏季奥运会主办地,最终日本东京获得了承办权。在历届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屡创佳绩。中国人实现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在(  )

A.1972年 B.1980后  C.1984年 D.1988年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62
10、

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为促进西藏地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废除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做了国家主人 ②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对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从物力、财力、人力给与了支持,实行了改革开放、发展民族经济 ④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现在又将青藏铁路修到了西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53
11、

1979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邓小平的肖像。标题上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这幅照片和文字的寓意是(  )

①美国新闻界希望中美建交 ②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③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30
12、

申纪兰是全国唯一参加过一至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被誉为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化石”。当25岁的申纪兰首次出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场时,她为以下哪一决议投出了赞成票( )

A.将北平改为北京 B.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开展“文化大革命” D.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01
13、

全聚德是中华著名老字号,创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迄今已有150年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改名为“公私合营全聚德”。该厂改名的时间大约是20世纪( )

A.40年代 B.5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44
14、

历史图片是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缩影。从以下图片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

①片面追求高速度 ②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 ③当时存在严重的“浮夸风”现象 ④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90
15、

下图是中国著名珍邮大幅《全国山河一片红》,它以368万港元成交,刷新单枚中国邮票拍卖最高成交价世界纪录。邮票中所承载的历史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包括( )

A.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B.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必须正确分析和处理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
D.必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51
16、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以下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颁布的法律文件的是(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25
17、

观察以下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图表,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

  年 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978年
        3645.2
   1989年
        16992.3
   1997年
        78973.0
   2003年
        135822.8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93
18、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没有取得科技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21
19、

王华今年大学毕业,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制度,他的就业方式可以是 (  )
①自主就业 ②市场调节就业 ③政府安排就业 ④政府促进就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541
20、

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
①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②人们用粮票、布票购物 ③人们上网聊天、网上购物 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03
21、

2014年新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全国,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集结号。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全国掀起_____________的高潮。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实行_________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305
22、

艰苦创业的年代,更是一个意气风发、英雄辈出的年代。
(1)        带领大庆石油工人风餐露宿、艰苦奋战,在大庆油田打出原油,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而被誉为“铁人”。
(2)        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风沙灾害,改变了兰考贫穷的面貌,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3)        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 题型:2
  • 难度:容易
  • 人气:1593
23、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3)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___________。
(4)1986年,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纲要是             

  • 题型:2
  • 难度:容易
  • 人气:2040
24、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1953年,在接见缅甸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改正:
【 】(2)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改正:
【 】(3)2001年,中国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它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改正:

  • 题型:9
  • 难度:较易
  • 人气:327
25、

小莉观看了《大国崛起》后尝试着撰写了一段有关中国的解说词。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2014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5周年。60多年的时光,是中国人民经历了贫穷短缺、温饱不足,最终进入小康生活的岁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结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1955年底,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它是建党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9
  • 难度:较易
  • 人气:596
26、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1)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参加什么战争?
材料二:1954年4月,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会前下令:禁止任何美国代表团的人员同任何中国代表团的人员握手。
(2)联系材料一,说说杜勒斯为何这样下令?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实行怎样的对华政策?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三:

(4)图三有何历史意义,图四距今年多少周年?
材料四: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综上所述,你认为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 题型:4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56
27、

改革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013年12月4日,由搜狐网与鲁迅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3年鲁迅文化奖颁奖盛典”举行,《邓小平时代》获2013年鲁迅文化奖年度图书奖。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过去和现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我省的某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底以后,该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1)我省的某村指何地?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再到城市,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材料二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2)歌中的“画一个圈”是指什么?“写下诗篇”又指什么?
材料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图》。                       
                                        
(3)指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这种开放格局与近代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本质区别?
(4)结合改革开放36周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受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834
28、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时强调: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是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进行了模仿、探索、创新,但也有两次重大失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找到一条正确道路多么不容易!某校八(2)班同学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体验历史】
(1)模仿和探索

 
时间
 
建设模式与特征
 
典型事例
 
20世纪50年代
 
参照苏联模式
 
完成三大改造
 
工业化建设:完成__________计划
 
1956年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的召开

(2)严重失误

 
时间
 
建设模式与特征
 
典型事例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重大失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勇于创新

 
时间
 
建设模式与特征
 
典型事例
 
20世纪50年代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创举
 
实行_______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从实际出发
 
走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道路
 
20世纪80、90年代
 
提出____________构想
 
成功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论从史出】
(4)我们应从失误中吸取哪些教训?
【学以致用】
(5)你受到什么启迪?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