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 编号:84024
  • 题量:30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模拟
  • 更新:2021-11-10
  • 人气:1278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1、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电灯发光 B.蜡烛燃烧 C.玉石摔碎 D.汽油挥发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26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加碘食盐 B.医用酒精 C.清新空气 D.金刚石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376
3、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水力发电 B.电解水 C.化学电池 D.太阳能供热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13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
常见碱
烧碱、熟石灰、纯碱
B
常见合金
生铁、不锈钢、青铜
C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
D
常见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脂肪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72
5、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少CO2的排放,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B.减少SO2的排放,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雾霾
C.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46
6、

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7
7、

下列有关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
B.合金的硬度一般小于成分金属的硬度
C.废旧电池中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68
8、

工业上用甲、乙制备化学肥料丙,同时有丁生成。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甲的化学式为NH3            ②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③丙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7:1   ④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7:44  

A.①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40
9、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向加碘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变蓝
B.向CaCl2溶液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C.将葡萄糖与碱性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出现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37
10、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    )

A.物质形成溶液的pH:
B.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D.形成溶液时的温度:温度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05
11、

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铜片反应制取H2:Cu+H2SO4==CuSO4+H2
C.用铁粉从含硝酸银的废水中提取金属银:Fe+3AgNO3==Fe(NO3)3+3Ag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点燃 2CO2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96
12、

下列推理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B.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则碱溶液一定能吸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
C.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不同种元素也可组成纯净物
D.碳酸盐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一定是碳酸盐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59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O2
H2O
通过浓H2SO4,洗气
B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C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D
稀盐酸
稀硫酸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49
14、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                         ②                         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13
15、

某Mg和MgO的混合物6.4g,与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0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A.4.8g B.1.6g C.3.2g D.2.56g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14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和CO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
D.由于Cu不活泼,因此埋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的铜器不会被腐蚀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30
17、

右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50gM放入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80gN放入12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高于t℃
D.100g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后得到10gN的晶体(不含结晶水),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87
18、

下列四种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加以鉴别的是(     )

A.FeCl3 NaOH KCl Ba(NO3)2 B.NaCl Na2CO3 HNO3 HCl
C.Na2SO4 BaCl2 K2CO3 HCl D.BaCl2 CuSO4NaOH NaCl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830
19、

下列图示与实验事实不一致的是(    )

A.图①是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充分煅烧
B.图②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C.图③是向一定质量的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D.图④是向Na2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67
20、

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B.① 中反应:2FeTiO3+6C+7Cl2一定条件2X+2TiCl4+6CO,则X为FeCl3
C.② 中反应说明金属钛比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活泼,氩气起保护气的作用。
D.③中反应要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是7:1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57
21、

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磷原子          ;   (2)硫酸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3)3个氨分子          ;  (4)人体缺少        元素,易患甲状腺疾病。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836
22、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编号):
A 蛋白质           B 活性炭         C 干冰         D 烧碱 
E.硝酸钾            F.硫酸铜         G.酒精         H.盐酸
(1)可除去冰箱中异味的是         ;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4)能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5)能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盐是        ;(6)常见的复合肥是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202
23、

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甲烷、氢气都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其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的有毒气体是          
(4)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003
24、

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
   
图1                               图2
①图1是电解水微观模型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模型图中缺少了        (填字母序号)

② 图2描述了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C处应填入的符号为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734
25、

下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1、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       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写出该电厂处理废气的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111
26、

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A”、“B”或“C”),装入药品前应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b中应加入___________。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盛放             的D装置。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___端通入(填“c”或“d”)。
(4)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844
27、

肼(N2H4)是氮和氢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易溶于水。工业上利用尿素法生产肼,同时得到副产品十水合碳酸钠,其工艺流程如下:

制肼过程的反应为:CO(NH2)2(尿素) + NaClO + 2NaOH = N2H4 + Na2CO3 + NaCl + H2
(1)实验室若配制30%烧碱溶液,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     (选填编号)。

A.漏斗 B.烧杯 C.烧瓶 D.量筒

(2)已知:Cl2 + H2O =" HCl" + HClO(次氯酸),请推测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从后续反应过程来看,若要使原料不浪费,合成次氯酸钠时投入的液氯与烧碱的质量之比为71 :            
(3)在实验室中,欲从母液中分离出十水合碳酸钠晶体。可采用的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  、洗涤。
(4)肼具有很好的还原性,且氧化产物无污染,故可用于除去锅炉等设备供水中的溶解氧等。请写出肼除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761
28、

下图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叙述回答问题:(“→”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

(1)甲为银白色金属,能与溶液A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2)乙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由A、B两种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得到,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固体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则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E、F的物质类别相同,且E与F能反应放热,F也能与A溶液发生反应,则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将盛有饱和C溶液的小烧杯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并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组合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②镁和稀盐酸 ③硝酸铵固体和水
④氯化钠固体和水 ⑤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 题型:35
  • 难度:中等
  • 人气:1355
29、

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2)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③                          ;④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                 

  • 题型:35
  • 难度:中等
  • 人气:1184
30、

活性氧化锌(ZnO) 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用粗ZnO制备活性ZnO的生产工艺流程做如下图所示。
I制备活性氧化锌
一种由粗ZnO(含FeO、CuO)制备活性ZnO的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1、粗ZnO中常含杂质FeO、CuO       
2、反应3是为了制得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锌经焙烧可制得活性ZnO
3、已知:几种物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物质
Fe(OH)2
Fe(OH)3
Zn(OH)2
Cu(OH)2
开始沉淀时pH
6.34
1.48
6.2
5.2
完全沉淀时pH
9.7
3.2
8.0
6.4
Fe(OH)2是一种絮状沉淀,不易除去,处理时常将其转化为Fe(OH)3而除去。

 
【问题讨论】
(1)溶解前将氧化锌粗品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
(2)写出ZnO与加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1的目的将Fe2+氧化为Fe3+,并完全沉淀Fe(OH)3 ,为了暂不形成Cu(OH)2、Zn(OH)2   ,该步骤需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                        ,操作A的名称是                     
(4)反应2中加入锌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Ⅱ测定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
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是xZnCO3•yZn(OH)2•zH2O,用下列装置测定碱式碳酸锌的化学组成。(假设每步反应、吸收均完全)
提示:碱式碳酸锌xZnCO3•yZn(OH)2•zH2O受热分解为ZnO、H2O、CO2三种产物,其中
ZnCO3 ZnO+CO2↑   Zn(OH)2 ZnO+H2O
【实验步骤】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                   ; 
②在热分解装置中装入68.2g样品,打开活塞         ,关闭        ,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③称量装置C、D的质量;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启动热分解装置,使样品充分热解;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空气至装置冷却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
【记录数据】该小组同学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装置C的质量(/g)
装置D的质量(/g)
实验前
198.4
235.7
实验后
209.2
244.5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A处干燥管盛放的药品是碱石灰(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其作用是                                                
(2)第⑤步继续通空气的目的是                                           
(3)E处碱石灰的作用是                           ,若没有此装置,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根据上述数据,计算xZnCO3•yZn(OH)2•zH2O中x:y:z的最简比=             
该碱式碳酸锌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题型:34
  • 难度:较难
  • 人气: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