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2 争画 同步试题
根据课文内容。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现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_______________、一位杰出的诗人_______________和一位著名的画家_______________之间。
- 题型:1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45
文中毛泽东收到的那份“厚礼”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1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62
用“______”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斟酒(shèn zhēn) 捋胡子(lǚ lǔ) 栩栩如生(yǔ xǔ) 敝人(bī bì)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44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线词。
(1)齐白石听后不禁一怔。 ( )
(2)实在失敬得很。 ( )
(3)他对着画面审视了良久。 ( )
(4)李得胜不就是敝人的名字吗? ( )
(5)感谢二位大家如此夸奖白石。 ( )
(6)白石老人得到这件珍品后,视若瑰宝,轻易不肯示人。 ( )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427
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巧妙的心思,独特的运用。 ( )
(2)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 ( )
(3)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 ( )
(4)心情愉快、自在。 ( )
(5)气氛和谐,非常高兴。 ( )
(6)一下子彻底明白了。 ( )
- 题型:11
- 难度:较易
- 人气:99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是一幅金绫装裱的纵幅国画,上面画着一棵_______________,树上落着_______________,树下伫立着一头_______________。那老牛正侧着头,望着树上的小鸟出神。这幅画构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在那幅画上题的字是“_______________”。郭沫若接着写上“_______________”。
(3)在争画过程中,郭沫若以画中的_________(景物),毛泽东以画中的__________(景物)和自己的名字意思相合,声辩此画应归自己。齐白石乘机让毛泽东和郭沫若____________,并据此索画。“争画”的过程,反映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1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80
这三个人为什么争画?争的是什么画?争画的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1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56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节选)
领头的纤夫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儿。他包着头巾,衣服上打着补丁,眼睛漠然地望着前方,路还长着哩!老头儿的右边是一个头发胡须都很浓密的中年人。他身体强壮,显得很有力气。这两个人走在最前头。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个高个子,还保留着农民的打扮。他直着身子,没精打采地衔着烟斗,好像已经厌倦了拉纤的生活。高个子旁边是个肌肉结实的小伙子。他使着蛮劲向前拉,往上凝视的目光充满了诅咒和抗议。在这一群人中有个穿着红上衣的少年,从年龄和肤色都可以看出,他拉纤的日子还不久,还不习惯这种沉重的劳动。他拉了一下把他的肩膀勒得发疼的纤绳,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少年右面的老头儿好像有病。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他正在用袖子拭额上的汗珠。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在少年后面,只露出半边脸。他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前面白皙的少年和秃顶的老头儿。这个老头儿显然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了,他一边往前走,一边装他的烟袋。后面是个退伍不久的士兵,还穿着官家发给他的皮靴。士兵后面是个高个子,他转过脸去,愤怒地朝货船上望,一定是货船的老板在咒骂他们,驱赶他们。走在最后的是一个神态沮丧的老头儿。他低着头,无可奈何地拖着沉重的步子,拼着命拉着纤绳往前迈步。
(1)解释词语。
A.漠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B.蛮劲: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诅咒:_____________________ D.沮丧: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加点字不合适的读音画去。
A.勒(lēi lè)得发疼
B.重荷(hè hé)
C.沮丧(jǔ jū)
D.年龄(lì líng)
(3)用下列词语造句。
A.没精打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无可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文字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A.并列关系 B.递进关系
C.总分关系 D.承接关系
(5)本段文字对十一个纤夫重点介绍了他们的:__________
A.年龄 外貌 B.体质 外貌
C.体质 神态 D.神态 心理
(6)本段文字所表现的人物心理主要是:
A.痛苦 悲哀 不满 反抗
B.痛苦 沮丧 反抗 忍受
C.悲哀 满足 忍受 同情
- 题型:4
- 难度:较难
- 人气: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