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科目:历史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中等
  • 人气:75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伦,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 (上古的君主)“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已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刻。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因之古之君王,受到人民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名之为独夫”。
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说孟子和荀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对小农经济发展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分析董中舒思想主张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中舒的思想观点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黄宗羲经济思想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孟子曰:人无有不善。荀子曰:人之性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