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科目:语文
  • 题型:未知题型
  • 难度:容易
  • 人气:932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鸿雁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秋虫潜鸣,是对寒冷的畏惧和哀叹,而鸿雁则不然;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境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一举万里兮,天下何小小!”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之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
  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雁行”、“鸿序”,遂成为秩序井然的代名词。《风宣玄品•秋鸿》曲《列序横空》:“后先有序列成行,天际飞扬。翼拂云声闻天上,影照秋潭形象。云间波上,带影一行作两行。”就以清丽的文笔,赞美了鸿雁的这一特征。鸿雁的行序整齐之美,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礼记》:“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即取鸿雁飞翔有序之义,举形于旗首,藉以警众。
  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即或停歇,也往往选择水草茂密、荒无人烟的洲渚。人们能看到竦持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中的鸿雁。“春光深浅没人知,我正南归雁北归”;“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语。鸿雁列队飞翔时,雁阵会在“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宛如一支变幻莫测的神笔,连真带草,在天空中有规律地挥洒,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鸿雁为水禽,性爱洁净,且南翔在深秋之季,其时天寒月冷,水碧沙净,中国古代的不少文人因看破红尘,超然物外,往往在诗词中赋予鸿雁以空灵澄澈的美学色彩,以寄托自己的逸怀高行。
  鸿雁的南迁始于农历八月,终于十月,愈近冬季,雁阵的出现愈为频繁,其阵容也愈加壮观。故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贾岛《赠李金州》:“晓角吹人梦,秋风卷雁群”;温庭筠《秋夜出户观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均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下列对鸿雁的“美学意蕴”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雁是随阳之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B.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沉雄有力,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在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
D.“秋空雁阵”式的场景,最能唤起边塞诗人强烈的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队形与“一”字队形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变幻莫测,反复无常之美。
B.鸿雁性爱洁净,文人常在诗词中赋予鸿雁以空灵澄澈的美学色彩,来寄托自己建功立业的壮志情怀。
C.“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一举万里兮,天下何小小!”是对鸿雁辽阔高远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
D.贾岛《赠李金州》中“晓角吹人梦,秋风卷雁群”,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主要是表现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雄浑壮阔。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这体现了鸿雁“雄浑悲壮”的美学意蕴。
C.所谓鸿雁随阳,实际上就是鸿雁南翔。但在文人看来,这是对寒冷的抗争,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和向往。
D.“雁行”、“鸿序”能成为秩序井然的代名词,主要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文人们对鸿雁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的赞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