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科目:历史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易
  • 人气:57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孟子》
材料二 董仲舒认为,君主应“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君主要“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熹常谓天下万事有大根本,而每事之中又各有要切处。所谓大根本者,固无出于人主之心术;而所谓要切处者,则必大本既立,然后可推而见也如-------余皆可见,然未有大本不立,而可以与此者。此古之欲平天下者,所以汲汲于正心诚意,以立其本也。
---------《朱文公文集  答张敬夫》
回答:
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董仲舒与朱熹对“正君心”看法的一致处(2
分)
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和董仲舒观点的主要差异。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⑶ 朱熹的著作后来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在新文化运动中又成为封建主义的代表,中国进步的思想障碍。结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