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科目:历史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 人气:140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
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阶段(1949—)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
(4)从 “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