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世。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
B.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 |
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 |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世。相:辅助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B.其声呜呜然其孰能讥之乎 |
C.渺沧海之一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D.羽化而登仙而无物以相之 |
“此余之所得也”一句,总括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不属于“所得”的一项是( )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B.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
D.其孰能讥之乎? |
翻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推荐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