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高中地理 / 试题详细
  • 科目:地理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 人气:859

该图是珠江三角洲某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3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 2008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 2分
(2)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 ________;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_________;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_________。
(3)分析该农场在花卉和蔬菜生产上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4)2003年至2010年,珠三角地区的弃耕地比重大幅上升的原因可能有(  )2分
①城市不断发展,土地买卖日益兴旺    
②政府限制农业的发展    
③全球变暖,不利于香港农业发展     
④农民进入市区寻找高收入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该图表示该地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此回答(5)-(7)题。

(5).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分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6).阶段I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2分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运输的便捷                D.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
(7).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II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2分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该图是珠江三角洲某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