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人民经历了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而前仆后继,先后走过了“日本人的路”、“美国人的路”、“苏俄人的革命道路”、“自己的革命道路”、“苏联的建设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二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 五”(1953-1957):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 五”(1958-1962):大跃进 大倒退
“六 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 五”(1986-1990):改革闯关 治理整顿
“八 五”(1991-1995):小平南巡 改革潮涌
“九 五”(1996-2000):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十 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联的建设道路”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别指的是什么?从两者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中,你得到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
(2)我国通过“一五”计划建设,工业方面有什么重要改观?列举这期间我国建成投产的两个大型企业的名称。
(3) “六五”期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紧抓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八五”期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南方谈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哪一根本问题?此后,我国提出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