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②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③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⑤嗟乎!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取材于欧阳修《朋党论》)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惟:只有 |
B.所惜者名节惜:爱惜 |
C.退四凶小人之朋退:黜退 |
D.可以鉴矣鉴:借鉴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惟君子则有之 则同道而相益
A. | B. 或投之黄河则天下治矣 故为人君者而唐遂亡矣 |
C. | D. |
三千人为一大朋 舜亦不疑而皆用之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其)所贪者,财货也。 |
B.(故)天下亦大治。 |
C.(昭宗)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
D.以(此)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朋党现象自古就有,是随着社会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 |
B.作者认为共同的物质利益或精神追求可以把人们联系在一起。 |
C.作者认为能够正确地对待不同的利益集团,是国家强盛的关键。 |
D.作者认为君主一定要认真对待谁是君子谁是小人这个问题。 |
请简要分析在第③段中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按照儒家的传统观念,“君子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团结别人但是不结党营私。这不仅是朝政清明的标志,也成了衡量人际关系的尺度。而欧阳修则认为应该对朋党加以区别对待。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