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把读书当做一种生活经验
周云
世界读书日,这个存在已经超过半个世纪的节日,当初设立的初衷,应该也是鼓励人们多读书,读好书。可见,“开卷有益”既是中国的古训,也是东西方社会的一种共识。读书有益生活,读书有益人生,读书有益社会,是自古至今东西方文化都笃信的一个神圣信条。
但读书在今天却面临着诸多尴尬,“开卷有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质疑。不要说“学而优则仕”早已成为明日黄花。就是“读书改变命运”也因为诸多反面个案的存在,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动摇。我们不能就此判断说读书的人减少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支撑人们读书的最强烈的信念,正在一点一点地受到侵蚀。
还有另外一种意义的读书,现状则更不乐观。那就是作为爱好的读书,我们通常叫做阅读。世界读书日所鼓励的,恐怕更多的是阅读。阅读的人群在极度地萎缩,这是明白无误的事实。在网络时代、电子时代,阅读的条件更加便利了。一部手机储存的书籍可以比肩一间小型图书馆的藏书量,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阅读。但网络、手机在带来便利的阅读条件,却又在强有力地冲击着阅读。显而易见,网络和手机中,有许许多多比阅读更加轻松、好玩的乐子。
也就是说,一方面,在我们这个日益功利化的社会中,一部分原本就功利化的读书受到极大冲击,因为人们发现读书所能带来的“功”与“利”,已经大大低于预期。另一方面,非功利化的阅读,也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因为其严肃而沉重,被越来越多的人摈弃。
而那些还在阅读的人们,却又面临着“开卷并非有益”的困境。时下一部分人的阅读,可以称之为“微阅读”,因为他们阅读的文本,多来自微博、微信。然而微缩的,并非都是精华。所谓“微阅读”最大的问题在于阅读的碎片化、非系统化。阅读者每天可能都会读到大量的信息,也可能对每一条信息都“于我心有戚戚焉”,然而事后真正作为精神营养留存的有多少?长时间没有营养的阅读,又会带来阅读者审美趣味的固化、分辨能力的低下,进而导致阅读只能停留在“微阅读”的层面,形成恶性循环。
正是这样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世界读书日的意义才更为可贵。图书承载着人类的文化创造,没有读书,人类文化便无法传承。从个体层面看,阅读对于阅读者心智等诸多方面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政府和社会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鼓励阅读。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平民而言,读书改变命运仍然有效。尽管读书并非一定就能够改变命运,但无数的经验证明,不读书更不可能改变命运。读书,仍然是改变命运的相对稳妥和确定的途径。因此还是要呼吁人们多读书,哪怕是功利化的读书。
而我更心仪的是那种非功利化的纯粹的阅读。在这种语境中,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经验,一种人生目的,阅读,就是对人生经历的丰富,就如同交结挚友、欣赏美景、品尝美食一样。也只有在这种心态之下,才能够有深刻的、细致的、耐心的“慢阅读”“细阅读”。于是,读书者方能思想更为深邃,情趣更为高尚,识见更为明达,行为更为有度。这样的人多了,社会自然也就趋于良善了。
(选自2014年4月23日《羊城晚报》,有删改)
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根据选文,谈谈“微阅读”有哪些弊端。
《人民日报》刊载文章《用阅读点亮中国梦》倡导全民阅读。请你结合对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的阅读理解,就读书与民族复兴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链接材料——最爱读书的民族】犹太民族只占世界人口的0.2%,却获得过29%的诺贝尔奖,在各领域都大师辈出,群星灿烂。犹太人把读书作为传承教育、传统、知识的手段,被誉为“读书的民族”“教育的民族”“记忆的民族”以及“学习和思考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