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高中生物 / 试题详细
  • 科目:生物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 人气:1528

(10分)玉米、小麦和棉花是重要的农作物。下列甲图和乙图分别是不同条件下玉米和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测定结果。

(1)甲图中C点时限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提高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2)乙图中小麦在12时的光合作用出现“午休现象”,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______速率下降;结合图甲分析,玉米没有“午休现象”是因为能够_______,从而保证_______(C3/C5/[H]/ATP)的供应充足。
(3)下表是冬小麦和棉花对磷的吸收量,表中数据表明,作物对磷的吸收量因____________的不同而异。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PO43-的主要方式是______。如果长期种植同种作物,土壤肥力会下降,从而影响产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农业生产中常采用______方法进行耕种。

(4)农民每年都需要施磷肥来提高作物产量,但残余的磷肥成分进入江河湖泊后,常常促使蓝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出现__________现象。
(5)科研人员发现,土壤中存在着一类细菌,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含磷化合物溶解转变为植物能吸收的磷酸盐离子。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天然菌株的溶磷能力,则可以通过______等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玉米、小麦和棉花是重要的农作物。下列甲图和乙图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