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小题。
麦 客
李德霞
⑴一大早,爷爷就拎把镰刀出了门,再进门时,领了个麦客回来。
⑵麦客是揽工割麦的。母亲做好了早饭,一看爷爷身边的麦客,惊讶地“咦”一声,皱着眉头说:“爹,咋是个孩子啊?”
⑶爷爷晃了晃手里的镰刀,嘿嘿一笑说:“别看人小,本事不小。刚才我领他到麦地里蹿一圈,试试身手,一点儿不孬。”
⑷父亲和母亲都是割麦的好手。以前,我家从不雇麦客。可今年麦子黄时,一向身强体壮的父亲病倒了,腰痛得站不起来,小叔领着父亲去了县医院,查不出结果,又去了省医院;爷爷老了,割不动麦子;小婶教书,脱不开身。两家的麦地有四十几亩,靠母亲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割不完的。母亲跟爷爷商量了半天,才决定雇个麦客……
⑸吃过早饭,母亲领着小麦客下了地。中午回来,母亲惊喜地连声称赞:“果然不孬,连我都撵不上,不是他的对手哩。”
⑹母亲做饭,小麦客也不闲着,一会儿到院里提水,一会儿帮母亲烧火。闲谈中,母亲知道,小麦客满十九岁了,家在甘肃陇南一带,父母已去世多年,家里还有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小麦客两年前就离开了学校,跟着村里人过黄河,一路向东来我们这边当麦客。
⑺麦子割到一半时,小叔从省城匆匆赶回来。父亲要做手术,他是回来取钱的。母亲七拼八凑,卖了一头猪,才凑了三千块。送走小叔,母亲拿着剩下的四十块钱对小麦客说:“我家男人要做手术,家里拿不出雇麦客的钱了……这是你的工钱,拿着。你另找一家雇主吧。”
⑻小麦客没接钱,一脸诚恳地说:“大嫂,你家麦子熟透了,不能再扛了,就让我帮你割完吧,工钱可以先欠着……”
⑼母亲一愣:“欠着?”
⑽母亲不知道陇南在哪里,但母亲明白陇南离我们这里一定很遥远,隔山隔水的远。母亲说:“欠账没有欠这么远的呀!”
⑾小麦客说:“我明年还来,到时我登门来拿……”
⑿母亲断然地摇摇头。
⒀一旁的爷爷说:“哪有半道打发麦客的理儿?留下吧。工钱的事我想办法。舍下这张老脸,还愁借不到几十块钱?”
⒁爷爷借钱去了。巴掌大个村子,东家三块,西家五块,总算凑够了小麦客的工钱。
⒂小麦客要走。母亲起个大早,烙了香喷喷的鸡蛋葱花饼。母亲去喊小麦客,连喊几声没人应。推开房门一看,里面空荡荡的,小麦客早走了。更让母亲惊愕的是,叠好的被子上有一沓钱,正是母亲昨晚交给小麦客的八十块钱工钱……
⒃母亲抓着钱跑出门去,问遍了村里早起的人,都说陇南麦客们鸡叫头遍就结伴出了村,这会儿怕是到镇上的车站了。母亲呆呆地站在村口,一阵晨风拂过,吹落母亲满眼的泪水。
⒄第二年,麦客没来。
⒅第三年,麦客还是没有来。
(有删节)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结合小说相关情节,梳理出母亲对“麦客”的情感变化过程,完成下面的填空。
初见麦客,母亲很□□;下地回来,母亲是□□连连;听说工钱还可以欠,母亲一愣;麦客不辞而别,分文未拿,母亲□□万分;追赶不着,母亲留下了□□的泪水。
小说第⑹自然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说一说小麦客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