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科目:历史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 人气:985

(27分)国家治理与人才培养要因势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谚曰“蠹众而木析,隙大而墙坏。”故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则下离上。下离上者国之“隙”也。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故有“隙”、“蠹”而不亡者,天下鲜矣。是故明王任法去私,而国无“隙”、“蠹”矣。(据《商君子·修权》)
(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揭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材料二  在新政时期,罗斯福通过自己的班子迅速起草制定他认为是必要的法律,然后交由国会批准。过去仅由总统建议、国会立法的做法完全被突然增大的总统立法权代替了。整个30年代,自由或民主能否在现代世界存续下去已成大问题,……罗斯福此刻明晰坚定的声音,无异于给美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了颗定心丸。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制定了《联邦行政程序法》,对行政权的约束从传统的事后司法审查,转变为对行政行为的事前、事中控制。美国国会在罗斯福连任四届之后提出了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并让公民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政府的行政管理,如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或提交书面资料等参与行政立法和行政决策;通过陈述、申辩、取得行政咨询和听证等形式参与实施各种具体行政行为。(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行政权力的调整如何体现“因势而动”?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3)历史学家李剑鸣认为,历史解释包括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寻找不同事实之间的关系,最后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请以此标准对材料三进行历史解释。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27分)国家治理与人才培养要因势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