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科目:语文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较易
  • 人气:1438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崂 山 道 士                         蒲松龄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闻崂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道士曰:“恐娇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遂留观中。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阴有归志。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毛。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酒能遍给?遂各觅盎盂,竟饮先釂,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王窃心慕,归念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道士并不传教一术。心不能待,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纵不能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心。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弟子在家,未谙此苦。”道士笑曰:“我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不为负也。”道士问:“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传以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首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遂助资斧遣之归。
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惭忿,骂老道士无良而已。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重茧:很厚的茧子。
B.诸门人环听奔走环听:围绕在四周听。
C.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从容:镇定,不慌不忙。
D.遂助资斧遣之归资斧:钱财,路费。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道士已看破王生娇惰、不能吃苦的一组是
①恐娇惰不能作苦       ②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阴有归志       ③王窃心慕,归念遂息       ④明早当遣汝行       ⑤道士笑而允之       ⑥归宜洁持,否则不验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①④⑥ D.①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生是一个娇惰不能吃苦的人,道士早已看破此点,在传授他“技艺”之后嘱咐他“归宜洁持”,而他却在妻子面前自诩,从而导致了“仙术”不灵。
B.道士一开始就看出王生“娇惰不能作苦”,因此故意让王生长期采樵却又“并不传教一术”,还故意在王面前炫耀“仙术”,这是他有意对王生的刁难和作弄。
C.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王生由开始的请留观中,到“阴有归志”,到“归念遂息”,到“苦不可忍”,曲折有致地把不肯吃苦而又幻想一夜成仙的王生凸现在读者面前。
D.小说讽刺了那些不愿通过长期艰苦辛劳的付出就企图获得一蹴而就的收效的人,指出这种人在开初也许可能会有一点小成果,但到头来是绝不会成功的。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且嘱尽醉。
(2)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不为负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崂山道士蒲松龄邑有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