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科目:语文
  • 题型:未知题型
  • 难度:中等
  • 人气:1499

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开展了“走进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认识非遗】
(1)根据“百度百科”的知识提示,你认为下列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是(  )。
百度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

A.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B.龙岩采茶灯 C.闽西汉剧 D.连城冠豸山

【关注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

面临
问题
传承人
老龄化
缺乏有效的
传承机制
人们的
认识不够
外来文化和
现代文化的
冲击
缺乏有效的
保护机制
缺乏
资金
不同观点
持有者
所占比例
52.4%
47.6%
65.3%
38.1%
61.9%
59.5%

 
(2)从统计表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答:                                                                        
(3)针对此种情况,你认为当前我们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答:                                                                        
【保护非遗】
(4)请结合以下两则同学们收集的关于连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谈谈我们为什么要保护连城宣纸?
材料一:连城宣纸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城宣纸“百年不褪色、千年不变黄”,被誉为“纸中丝绸”,更有“民间国宝”之称。明嘉靖年间,连城人开始用竹料造纸,其中的连史纸,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民间说“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说的就是连史纸需七十二道工艺制造而成。据《连城县志》记载:“不少贵重书籍、契文、档案、史料等多用连史纸制作,就连朝廷奏本纸、科举考试用纸、官府榜文用纸,都采用连史纸。”
材料二:连城宣纸,鼎盛时期有1000余户造纸作坊。如今,由于省内外各种假冒伪劣宣纸充斥市场,给连城宣纸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加之经营不善、保护不力等其它原因,只剩下传了11代的“美玉堂”,它成了制造连城宣纸的“独苗”。
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综合性学习。某中学开展了走进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活动,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