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科目:历史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 人气:185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雍正皇帝
材料四 《苏州府志》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状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账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清稗类钞》记载:“(账房)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
《凤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账房为生。”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一下黄宗羲的观点和雍正帝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4分)
(3)材料四主要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2分)
(4)材料三中雍正帝的观点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4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