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科目:历史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 人气:2131

(15分)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包罗宏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育思想的创新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网络搜集到了下面的图片,并做了注解。


《孔子讲学图》
孔子盘坐于台席,弟子跪围于四周。众弟子年龄悬殊,衣着各异。

 
(1)据材料一中的图片注解,概括指出孔子教育的特点。(2分)
材料二  治国理念的发展在董仲舒看来,……天具有仁义礼智信,……天地有上下之别,人间有尊卑之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合于天道的伦理范畴。
——《中国哲学与文化》
(2)据材料二总结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朱熹、李贽是如何对待这一思想的?(4分)
材料三  义利观念的进步
“君子喻(看重)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正其谊(义),则利自在;……专去计较利,未必有利。”
——朱熹
徽商大多习儒出身,他们读书明理,能“审时度势,察低昂,精筹算……利必倍。”……徽商鲍雯,“惟以至诚待人,人亦不君欺,久之,渐至盈余”……明、清两代,徽州之所以建有那么多书院、祠堂、牌坊和其它公益事业,这正是徽商在“明道正谊”的思想影响下,亳不吝惜捐助的结果。
——汪银辉《朱熹理学在徽州的流传与影响》
(3)据材料三,孔子与朱熹的义利观有何不同?(4分)分析后者对古代徽商的影响。(3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包罗宏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