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需要思索
① 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② 翻开中外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发现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受了几万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成功是不断思索的成果。不能想像,他在每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能够制成电灯来造福人类。《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凡事思索了再做,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③ 那么,青年面对生活是否也要注重于思索呢?答案也应当是肯定的。青春,是短暂的,但它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青年时期,一定要勇敢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就这一点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
④如今,我们生活在强手如林的新世纪,面对现代产业和高新技术,将会遇到许多不甚了解,甚至是全新的问题,时代在向我们挑战,青年人任重而道远,不思索行吗?
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失去思索的生活是平庸、僵化的生活。一生中只知道吃饭、睡觉,而不会思索的人,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思索,不是胜利的附庸,而是成功的前奏。它能驱散意识中的迷雾,融化灵魂中的冰霜,把人引向无比幸福的明天。
⑥生活中需要思索!
上文的论点是:( )
A.生活中需要思索。 | B.思索,不是胜利的附庸,而是成功的前奏。 |
C.青年更需要思索。 | D.思索是何等的重要。 |
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借马克思的座右铭“思考一切”提炼出文章的观点。 |
B.第②段中作者举爱因斯坦和爱迪生的例子并引用《论语》来证明观点。 |
C.第④段联系现实,摆事实,讲道理,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
D.最后一段重申观点,既强调了思索的重要性,又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
上文段落正确的划分是:( )
A.①/ ②③④/ ⑤⑥ | B.①/ ②③④⑤/ ⑥ | C.①②③/ ④⑤⑥ | D.①②/ ③④/ ⑤⑥ |
下列各项,如选作本文补充论据,最恰当的是:( )
A.居里夫人经过长期的实验,发现了“镭”。 |
B.司马迁忍受酷刑,是为完成《史记》写作。 |
C.刘翔刻苦训练,终于获得成功。 |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