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呜,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明察秋毫
必细察其纹理
B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徐喷以烟
C项为之强
二虫尽为所吞
D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而二虫尽为所吞
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观之正浓 B 物外之趣 C 项为之强 D 驱之别院
文章中一些动词准确、生动,例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吐”“吞”写出了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的迅速、准确。请你再找出一例,分析其表达作用。
幼年的“我”为什么能神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并能“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