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科目:语文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中等
  • 人气:56

阅读说明性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古剑不锈之谜

江伟

①1965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发掘楚墓时,发现两把寒光闪闪的宝剑,其中有一把剑就是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剑身上黑色菱形格子花纹仍清晰可见。a为什么已埋在地下2000多年的宝剑出土时没有一丝锈痕?

②1974年,三把剑身乌亮、寒光逼人的宝剑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陶俑坑中出土。同样,这几把剑也是在五六米深的湖湿土壤中埋了2000多年,出土时不但毫无锈迹,b而且能一下子划破十多张纸,其锋利程度让人咋舌不已。

③c古剑不锈成为人们急于探索的神秘现象。为了不损坏这些宝贵的文物,有关部门采用了多种现代仪器对宝剑的表层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④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宝剑的金属成分是铜与锡的合金,即商朝时就发明的青铜,正是锡这种抗锈金属使宝剑历经2000多年都不生锈。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宝剑在当年被打造的时候对其表面都进行了防锈处理。

⑤1974年出土的三把剑的表面处理技术,则更为先进,古人用氧化能力非常强的铬盐酸对剑进行氧化处理,于是剑的表层金属氧化物就紧紧地覆盖在剑的表面,d这层厚0.01毫米的金属氧化物性质却非常稳定,因而剑也就不会被锈蚀了。

⑥这种精细的铬盐钝化加工处理技术,国外应用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比我们的祖先晚2000多年,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先进程度。古剑不锈之谜就此被揭开。

(选自《点亮一生的科学美文》,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出土的三把古剑毫无锈迹,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它们都埋在干燥的土壤中。

B.

为了检测古剑的表层化学成分,有关部门从剑身上截取了样本进行详细分析。

C.

古剑由铜、锡合金打造,其中铜的使用是其历经2000多年不生锈的主要原因。

D.

我国在古剑表面使用的这种精细的铬盐钝化加工处理技术,领先国外2000多年。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加点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a处“竟”字删去之后不会改变句意,并没有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

B.

b处“十多张”,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充分地说明了古剑的锋利程度。

C.

c处“急于”二字生动地表达出了人们对破解古剑不锈之谜的渴望。

D.

d处“仅”字突出古剑表层金属氧化物的薄和古人铸剑技术的先进。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说明性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古剑不锈之谜江伟①19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