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作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成瘾是健康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狭义的成瘾通常是指个体强迫性地寻求和使用药物的行为,其生理和心理已产生对药物的强烈依赖,如海洛因、可卡因等药物的滥用和对酒精烟草的依赖。广义的成瘾则延伸到对一些行为的强迫性依赖,如病态赌博、疯狂购物、网络成瘾等。
对海洛因、可卡因、酒精、烟草等的使用会使得个体对这些物质产生一种渴求的心理,从生理需要发展为精神需求,最终产生对毒品、酒精、尼古丁的强迫性寻求行为;病态赌博、疯狂购物、病理性网络使用等行为可能会使接触到的青少年在精神上渐渐产生依赖,最终形成了成瘾行为。个体一旦在一段时间内与这些成瘾行为分离,就会出现种种的不适反应,对于成瘾者而言,他们似乎并不会担忧自己的现状,也并不会认为这种经历是负面的,更不会从中吸取教训。
研究证明:长期吸烟行为对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损害已经被证明,吸烟会直接影响人的学习能力。只从神经科学的生理上来说烟草中的尼古丁能够促使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神经递质的释放,这种物质会分散个体学习的注意力,长此下去,不仅会影响到吸烟者的学习表现,也会影响到认知能力。
此外,病态赌博、疯狂购物、病理性网络使用也导致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病态赌博的个体在身临其境时,会不分情境不分时间地进行赌博行为,可能荒废学业,置家庭于不顾。疯狂购物者选择的这种不理智不成熟的压力释放方式,也可能促使虚荣心的膨胀。长时间的上网会使大脑中多巴胺水平升高,长期使用网络的青少年,会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注意力涣散。网络成瘾甚至会由精神上渴求上网发展为躯体依赖,造成严重的后果。
缺乏成就动机,寻找外界认可,适应环境困难,存在社交障碍等都可能是促成青少年渴求成瘾行为的个体因素。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加剧了他们与现实的脱节,使他们情绪变得不稳定,郁郁不乐,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等。
成瘾行为的发生与否,不仅取决于个体的个性因素和使用态度,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对综合健康的影响中起缓冲作用。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青少年若感受到社会环境对他的爱和鼓励,自己的心理需求就适当得到了满足。
青少年的成瘾行为越多越不利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善。青少年长时间进行成瘾行为必然会影响自己的生理机能和身体健康;而在心理上,部分青少年依赖这些行为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生活事件,甚至发展成精神上的寄托,容易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在社会功能上,一般成瘾者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反而不适应,可能会出现社会关系紧张和人际交往障碍;而这样的青少年很可能学习兴趣丧失、学习精力不足、自我评价能力降低、社会活动减少、人际交往机能退化,个体的学习和生活不能正常进行。种种症状表明,无论是成瘾行为本身的危害性,还是青少年进行成瘾行为的结果对其产生的影响,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负面的作用。
因此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成瘾行为应从早期开始。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高青少年对自己行为的认知能力,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观察与调节,从而引导他们尽量不要去接触成瘾行为,不接触才可以很好地控制。
下列对文中“成瘾行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狭义的成瘾通常是指个体方面强迫性地寻求和使用某种药物,并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对药物的强烈依赖。
B.广义的成瘾则包含主体对一些行为的反常的强迫性依赖,如疯狂购物、病态赌博、网络成瘾等。
C.成瘾会从人的生理需要发展为精神需求,比如个体对病态赌博等会从强迫性寻求发展到强迫性依赖。
D.成瘾的个体与成瘾行为分离可能出现不适的反应,但个体一般对现状并不担忧,也并不会觉得这种经历是负面的。

下列关于“成瘾行为”的危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尼古丁会抑制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神经递质的释放,会分散个体学习的注意力,影响到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
B.不分情境不分时间地进行赌博行为,会使病态赌博的个体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可能使其荒废学业,或置家庭于不顾。
C.青少年长期上网会使大脑中多巴胺水平升高,网络成瘾甚至会由精神上渴求上网发展为躯体依赖,后果比较严重。
D.青少年渴求成瘾行为会导致其缺乏成就动机,寻找外界认可,适应环境困难,存在社交障碍等问题。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青少年在社会环境中感受到了周围对他的支持,那么其心理需求也就得到了适当的满足。而这种支持可能会在成瘾行为对其健康的影响中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B.部分青少年或将成瘾行为当成逃避现实生活的依赖,或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精神寄托,这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负面的作用。
C.成瘾者一旦不适应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可能会造成社会关系紧张和人际交往障碍,最终,学习兴趣丧失、社会活动减少,学习和生活不能正常进行。
D.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成瘾行为应从早期开始。学校和家长只有通过提高青少年对自己行为的认知能力,使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观察与调节,才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9分,每小题3分)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
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ipad上,任何图标再不会摸起来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来更加费劲些。可是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来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大约70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对于信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13年第1期,有删改)
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幻觉,才可能以假乱真。
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震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
D.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
C.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科格特运用电振动的原理,改进了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就像真实的键盘。
B.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而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C.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它的虚拟质地感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D.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丰子恺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而似乎觉得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于是人生就被肯定了。假使朝为青年而夕暮忽成老人,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痛感人生无常,而不乐为人了。歌剧舞台上如花的少女,就是将来火炉旁的老婆子,这骤听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肯承认,实则现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渐渐”变成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渐”助力。巨富的纨袴子弟“渐渐”荡尽家产,变为贫者;贫者只得做佣工,佣工往往变为奴隶,这样的例子多得很。因其变衰是十年二十年一步步 “渐渐”达到的,在本人不感到甚么强烈的刺激。故虽到了饥寒病苦交迫的地步,仍熙熙然贪恋着目前的生的欢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变了乞丐,这人定愤不欲生了。
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原则,造物主的微妙工夫!阴阳潜移,春秋代序,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法则。由萌芽的春“渐渐”变成绿荫的夏,由凋零的秋“渐渐”变成枯寂的冬。我们虽已经历数十寒暑,但在围炉拥衾的冬夜仍是难于想象饮冰挥扇的夏日的心情。往年除夕,我们曾在红烛下守候水仙花的开放,真是痴态!倘水仙花果真当面开放给我们看,便是大自然的原则的破坏了!
“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我觉得时钟是人生的最好的象征。人造物中最常动的无过于时钟的针了,人生也如此,似乎“我”永远不变,实则与时钟的针一样无常!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我,我没有变,留连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
“渐”的本质是“时间”。时间我觉得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空间不论如何广大,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因为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对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试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明达的人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座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而退在后,高呼“勿要挤,总有得下去的!”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旅客中,就少有这样明达之人。倘定世人只有搭船乘车期间的寿命,也许人类社会可减少许多凶险残惨的争斗,而与火车中一样的谦让,和平。
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故白居易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国诗人布莱克也说:“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选自《缘缘堂随笔集》,有删改)
文中所论述的“渐”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从文中看,“渐”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联系最后两段文字,谈谈画线的诗句给你哪些人生启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中国的人命
陶行知
①我在太平洋会议的许多废话中听到了一句警语。劳耳说:“中国没有废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
②人的生命!你在中国是耗废得太多了。垃圾堆里的破布烂棉花有老太婆们去追求,路边饿得半死的孩子没有人过问。花十来个铜板坐上人力车要人家拚命跑,跑得吐血倒地,望也怕望,便换了一部车儿走了。太太生孩子,得雇一个奶妈。自己的孩子白而胖,奶妈的孩子瘦且死。童养媳偷了一块糖吃要被婆婆逼得上吊。做徒弟好比是做奴隶,连夜壶也要给师傅倒,倒得不干净,一烟袋打得脑袋开花。煤矿里是五个人当中要残废一个。日本人来了,一杀是几百。大水一冲是几万。一年之中死的人要装满二十多个南京城。(说得正确些,是每年死的人数等于首都人口之二十多倍。)当我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每个字出世是有三个人进棺材。
③“中国没有废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
④您却不可作片面的观察。一个孩子出天花,他的妈妈抱他在怀里七天七夜,毕竟因为卓绝的坚忍与慈爱,她是救了他的小命。在这无废物而有废命的社会里,这伟大的母爱是同时存在着。如果有一线的希望,她是愿意为她的小孩的生命而奋斗,甚而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是甘心情愿的。
⑤这伟大的慈爱与冷酷的无情如何可以并立共存?这矛盾的社会有什么解释?他是我养的,我便爱他如同爱我,或者爱他甚于爱我自己。若不是我养的,虽死他几千万,与我何干?这个态度解释了这奇怪的矛盾。
⑥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
1932年发表
(选自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陶行知文集》)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说说本文第②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1)文章第④段阐述“伟大的母爱”有什么作用?(2)本文作者认为何时“中国才站得起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群不时地会发生踩踏事件,动物在成群结队行动时,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也不会因为惊慌失措而相互碰撞,为什么?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行为生物学家伊恩·库森说,蚂蚁、鱼和鸟有能力在整个群体里传递关于群体的身体动态的信息。比如蚂蚁可以用信息素在蚁群内交流,通过简单的小范围互动能形成复杂的模式’。蚂蚁是社会化的生物,而人类是自私的。我们都想节省通行时间,哪怕是以牺牲他人的时间为代价,而蚂蚁是为整个群落而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最原始的生物。我们没有进化出群体活动时的集体智商,无法超出局部的互动规则。鱼群或迁移的动物在突然行动时,领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往何处去的必要的信息,其他同类只要跟着就行了。
另一种说法是,许多大型的鸟类如天鹅和塘鹅以V字形梯形编队飞行,这样既能提高飞行效率,又能避免碰撞。阻力能够降低65%,飞行距离可以增加70%,因为每一只鸟都处于前面一只鸟的翼尖涡流造成的上升气流中。只有头鸟得不到这种好处,但鸟群中的其他鸟会轮换当头鸟,以共同承担这种压力。实际上,鸟群的梯形编队很少是完美的V字形,往往是J字形。但无论是哪种形状都可以让所有的鸟获得对前面同类的最佳视野,以便保持安全的距离。飞行时,鸟群中的鸟之所以不会相互碰撞,是因为它们的视觉系统比人类的发达,它们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更快。
在2004年至2007年,欧盟组织了一个名为“飞行中的椋鸟”的研究,动用了意大利、法国、德国、匈牙利和荷兰等国的七个研究机构,成员中有生物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他们不仅要收集数据,还要改进对鸟群的3D模拟,以便帮助人们理解人类的群体行为,如时尚、风潮、金融市场的群体行为。物理学家卡瓦尼亚选择了意大利罗马的马西莫宫,它位于火车站附近一个开阔的广场上,广场四周都是树。冬季的每个下午,椋鸟在罗马郊外觅食后都会回到这里的鸟窝。黄昏时分,这些鸟群会在天空中上演半个多小时的特技表演,它们有时像一股烟雾,有时又像一条摆动的缎带。卡瓦尼亚和他的团队把鸟群的移动做成了3D图像后意外地发现,鸟群中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鸟群边缘的鸟比中心更密集,就像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中央的乘客悠闲地聊天,车门附近却很拥挤。更让他们感到有趣的发现是,鸟群中的鸟能看到它附近的15只到16只同类,但它只注意它两侧的六七只鸟的活动。邻近的鸟距离它自己的远近不重要,重要的是同类的数量,它们只根据邻近的同类来改变飞行速度和方向,这就能保证整个鸟群朝同一方向飞行。进化为什么选择了“六”或“七”作为神奇的数字?一种解释是“七”是鸟类认知能力的极限,它们无法跟踪七个以上的物体的活动;另一种解释是,“七”是在群体中传递信息时的最佳数字。你也许以为你沟通的个体越多越好,但如果你跟太多人沟通,你会得到太多嘈杂的不准确的信息。这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你搞清楚状况之后可能就为时已晚了。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
下列关于成群的动物遇到紧急情况不会相互碰撞的原因,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蚂蚁、鱼和鸟能够运用信息素在群体中交流,传递关于群体的身体动态的信息,通过小范围互动能形成复杂的模式。
B.蚂蚁是社会化的生物,它们都是为整个群落而工作,具有群体活动时的集体智商,活动规则不仅仅是局部的互动。
C.鱼群或迁移的动物在突然行动时,领袖拥有往何处去的必要信息,它负责带领整个群体,其他同类只要跟着就行。
D.鸟类的视觉系统比人类的发达,它们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更快,飞行时能让它们彼此之间保持安全的距离。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冬日黄昏罗马马西莫宫上空的椋鸟群特技表演般的飞翔,给科学家研究动物的群体活动而不碰撞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B.科学家把鸟群的移动做成3D图像后意外地发现,运动的鸟群中鸟的分布规律与人类活动中人群的分布情况很相像。
C.科学家发现鸟群中的鸟能看到它附近15只到16只同类,但它只注意自身两侧的六七只鸟,根据它们来调整飞行。
D.有人认为,沟通的个体并非越多越好,跟太多人沟通会得到很多不准确的信息,在群体中传递信息时的最佳数字是“七”。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动物的行为与人的行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研究动物的行为方式,对于了解人类自身、理解人类的群体行为有重要的帮助。
B.伊恩·库森认为,人群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因惊慌失措而发生踩踏事件,而成群的动物却不会,是因为人类在群体活动时没有互动规则。
C.有些大型的鸟类如天鹅和塘鹅,以V字形梯形编队飞行,这样既能够避免碰撞,还能够降低飞行阻力,增加飞行距离,提高飞行效率。
D.欧盟组织多国多学科的科学家和多家机构,进行“飞行中的椋鸟”的研究,以便帮助人们理解人类在时尚、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群体行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一个观念: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认为人类的文化造成这样的文化变迁——环境危机、生态冲突等问题,这跟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有着密切关联;这种西方所主导的观念,不仅在西方社会发展,而且慢慢传染到全世界。这种观点至少有三个特点:强调竞争与征服;漠视和谐,不仅漠视与自然的和谐,还漠视与其他社会、其他文化的和谐;无限制地利用物质,认为资源永远我限,这是最大的错误。工业革命只是这些观念比较特别的发展,而这些观念是来自最早期的西方文化理念——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说:“中国与西方两大文明从肇基已基本为不同的原则所支配。”所谓不同的原则,就是不同的基本文化理念,即连续性的宇宙观和断裂性的宇宙观。他还说:“中国文明社会是产生,不是生产技术革命的结果,也不是商业贸易的起飞,而是逐渐通过政治程序所造成的财富极度集中的结果。”他认为,中国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的过程中,就表现了一种特别的文化理念,叫做“延续”或“连续”;以苏末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老祖,从新石器时入金属石器时代开始,其基本的文化理念则是一种“断裂”的理念。
最明显的“连续”表现在生产工具上,从夏朝转入商朝开始利用青铜器的时候。商朝的青铜器都是用来作为礼器、酒器和兵器,如“鼎”、“爵”和“弋”等等;而商朝所用的农器是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和骨头。但苏末不同,它的青铜器最早是用来种植小麦,用青铜刀来收割成熟的麦穗。从新石器进入青铜器时代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跟前面关系的断裂。西方学者常常笑话说,你们中国人好笨,有青铜器却不用来生产。我们当然知道用青铜器来生产更有效,生产更多,但多不一定好。从那个时代开始我们就希望跟自然和谐,互相尊重;不愿意用很有效的东西来破坏自然;我们认为自己跟宇宙是一体的、连续的,这一点从那时候开始就是我们整个宇宙观念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从夏朝到商朝,一直到后来的封建时代,我们都是以氏族、宗教的团体,而以地缘的团体来代替。因此,在人际关系上,我们延续了宗教关系,而苏末断裂了,代之以地缘关系。其他,如文字应用、城乡关系、财富累积等差别都是如此。
(选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二期)
对“多不一定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技术革命的结果,因此“多”不利于社会文明产生。
B.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商业贸易的起飞,当时社会还没有这样的商业贸易需要,因此没有“多”的必要。
C.“多”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度集中,不符合中国文明社会产生的要求。
D.“多”会破坏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这种不尊重自然的做法会影响人类的永续发展。

对“延续”这一中国文化的理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延续”包含着这样的思想:人与自然,与其他人,与整个宇宙是连成一体的。
B.“延续”即保持一种原始的生活状态,因此商朝所用的农具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跟骨头。
C.“延续”是一种连续性的宇宙观,意味着应该维持和谐、平衡的关系。
D.“延续”这一中国的文化现象从文明初始阶段就已经形成,它体现在生产工具、人际关系、文字应用、城乡关系、财富累积等方面。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促使工业革命的产生,推进了西方文化理念的发展。
B.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是现代社会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它影响全世界。
C.西方文明较之中国文明,就其特点看,更多地包含着一些错误的理念。
D.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不仅影响着西方社会,也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影响。

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续与断裂是中西文明理念的差异之所在,这两种文化是可以互补的。
B.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不是后期才产生的,而是从文明一开始出现就形成了。
C.人类文化造成今天这样的环境变迁,是西方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引以为戒。
D.作者对工业革命导致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茶道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字真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下列不能作为为“中国茶道”下正面定义的证据的一项是(  )

A.“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B.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
D.“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和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

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
B.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其他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为了不损茶的本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
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
D.本文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位更高罢了。
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儒、佛、道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
C.中国茶道之所以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茶道特别古板严肃,讲究“清寂”,而中国茶道更加重视雅俗共赏,不拘一格。
D.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后来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语言与时代的表现之诗
董迎春
诗歌是一个复数概念,这就意味着不同诗人之间的差异性、自主性,这也成就了当代诗歌不同的理念与追求。
作为语言艺术追求的诗歌,自然回归“语言”这一本体,但是这个本体绝非一静止的、标准的概念或者范畴,而是融注差异性、独立性的审美趣味、生命意识的一种认知思维、哲学态度。当代诗歌写作有两个必然要建立的语言意识:一种是语言作为一种修辞格。语言诗艺技巧的运用强化文本的艺术效果,诗艺化语言与传统的书面语、日常语并没有绝对区分界限,隐喻、陌生化、通感、变形、超验、超现实等语言修辞强化了主观真实、审美化。另一种是,语言充当认知思维,追求诗歌作为认知的思想力量。语言为人类反思、寻找自我提供了一种可能,语言与思维、表达之间有着密切关联,精神主体与语言之间既有一种对应的、对等的理据关系,也有一种彼此超越、提升的差异关系。语言的思想书写,尤其表现出深刻、独立的品质与可能。现实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客观性背后则隐含着丰富的差异性、可能性,诗歌自然是对人类自我的潜意识、精神隐秘地带的探寻与勘探,诗歌语言成为诗人的有效认知工具,有助他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任何书写,自然无法脱离时代,时代让诗歌话语发出现实的诗意回声。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也无法剥离与时代复杂的纠缠联系。诗歌必须对现实发出回声,自身也会烙上时代的印痕。从语言角度来看,诗歌作为文本为时代提供了一种更具艺术效果的深度现实,对文化、时代产生某种建构、影响功能。而作为认知思维的语言,诗意书写提供了一种切近时代、观照自我与世界关系的体悟可能。时代意识与鲜活的生命态度、审美意识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的隐秘地带也是思维的隐秘地带,走向认知思维的语言成为人类自身精神投射与时代交汇的思想景观。
诗歌是一种语言本体追求的艺术,它融注了诗人的审美态度、哲学态度,它们最终以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立场实践了艺术的民主、友爱。“语言是存在之家”(海德格尔语)。当代诗歌的诗艺书写,成为诗人们审美化、艺术化的文化立场,为精神家园提供鲜活、诗意的文化形式,建构诗人自我与时代。诗人及作品成为当代文化积极表现的内容与形式。诗人自身与创造的个人艺术话语有效地成为时代镜像,折射出敏感而真实的现代心灵。每一个时代中诗人的积极书写影响与推动着不同时代与时期国家话语建构。诗人把诗歌作为人生形式,修复、增补当代文化形式中的诗性思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口语化、日常化的“口语写作”走向反讽中心主义,作为第三代诗的“后朦胧诗”一脉则以审美化、哲理化探索当代诗歌写作的可能,呈现诗人与时代积极的建构关系。 “后朦胧诗”中的海子、西川、王家新、张曙光等形成“知识分子写作”倾向,体现出一种积极建构的文化姿态,他们淡化反讽,走向了隐喻、象征的语言本体写作。口语写作,从本质意义来讲则讲究叙事性的再现性的写作。当代诗歌写作似乎还停留在“写什么”的“内容”,“拒绝隐喻”“诗到语言为止”“及物写作”不过是诗人尚未消化、有待厘清的观念。“如何写”的写作意识,重心将走向语言本体与时代融合。
介于语言与时代之间表现之诗,自然是对诗体自身的操守与追求,从现实中找获积极建构的力量与信心。对语言的清醒认知、积极审视,也让语言与时代保持某些距离与自我警惕。“人类的伟大,在于它是一座桥而不是一个目的。”(尼采语)回归语言本体的诗艺追求,为探索汉语诗歌提供了某种可能。这种追求既是诗体自身规律与发展需要,也是审美化、艺术化的生命意识觉醒的表现。
(摘自《星星》2014年第1期,有删节)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下列关于“诗歌语言”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诗歌的多样性产生了不同诗人的差异性与自主性,但都得回到“语言”这一本体上来。
B.诗艺化的语言通过一些语言修辞强化了主观真实,所以它是对传统的书面语、日常语的发展与提升。
C.语言与精神主体之间既存在理据关系,也存在差异关系,只有通过语言,人类才能够反思,才能够寻找自我。
D.诗歌为时代提供了现实,语言作为文本使这种现实更具有深度,对文化与时代会产生影响。

E.“后朦胧诗”派因为用隐喻、象征的语言本体写作,所以表现出审美化、哲理化。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语言这个本体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会产生种种变化,只是这些变化不太明显。
B.当代诗歌的写作要建立两个语言意识,作为修辞格的语言与充当认知思维的语言呈现出表里关系。
C.诗歌是对人类自我的潜意识、精神隐秘地带的寻找,而语言则成为这种寻找的有效工具。
D.当代诗歌的诗艺书写,成为诗人们审美化艺术化的文化立场,只有创作出来的诗歌才是当代文化要表现的内容与形式。

“后朦胧诗”派他们的创作,实践了怎样的理论基础?这一诗派的盛行有何意义?
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甫的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中国的灾难美学
①自然灾难以其毁灭性的力量,给人类的身体、心灵与生活以沉重打击,如何从这种似乎不可避免的创伤性记忆中复苏?缺乏精神资源的某些国人,用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灾难美学来进行自我的精神按摩和情感麻痹,这种灾难美学,其实质是一种遗忘灾难的艺术,不啻对受难者的二度伤害。
②灾难美学最核心的体现,就是一种灾难之后的政治美学,这种政治美学在一些自称为舆论喉舌的“主流媒体”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每次自然灾难的发生,无论是地震、洪涝、旱灾还是泥石流等,似乎都在造就盛世传奇般的领导干部,媒体上连篇累牍的是领导们如何废寝忘食、亲力亲为地深入灾区,慰问灾民,调查灾情,安置灾后。如果说灾难是一场悲剧,你会发现主角和配角的位置每次都被翻转了。
③有一位宗教界的公共人物说得很入人心,他说,人世间的灾难、苦难本来就是一个常数,这苦难降临在谁的身上是不可知的,而苦难的承受者,其实质是替代我们去蒙受了身心的毁灭与创痛。我们不应该将自己想象成侥幸的幸存者,而应该理解为同受苦难的受难者,去理解苦难,去帮助灾民,去抚慰自己同样受难的心。 
④可在我们的公共生活里,一次次的灾难所唤起的道德觉悟与人性反省,就好像“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瞬间的伤痛感,自我的省思,援助灾民的道德冲动,迅速地被消费主义社会的滚滚洪流湮没、淘洗。这就导致每次灾难的发生,我们好像都是第一次感受如此巨大的苦难,道德性的提升与努力,每次似乎都是从零点出发。即便如此,灾难过后,我们还是常常容易被自己的道德努力所感动。 
⑤这种面对灾难的道德美学,成为公众集体性的媚俗艺术,其本质就是,我们面对灾难及其受难者的态度,往往是“抽象的同情,具体的冷漠”。爱人民永远比爱你的邻人来得轻易。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我们毫不掩饰对受难者的慷慨的悲悯与同情,可同时,我们对于在受难者这个抽象符号背后的具体的个人的苦难,却缺乏一种坚韧、持久、悲悯的道德激情,去进行救赎与援助,而是开始迅速地冷漠,不耐烦,遗忘。
⑥在传统社会,巨大的自然灾难,往往含蓄地告诫、警示统治者的“政治之恶”,所以才有罪己诏,普通人面对灾难,则在苦痛之外,更增添了一份对于不可知的大自然的敬畏,因敬畏而生谦卑与自省意识。
⑦而在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人定胜天”乃至“无法无天”的自负与浅薄大量滋生。唯意志论、精神万能论,背后所隐含的目标却是一种最庸俗的世俗社会的物质主义理想。这种精神特征,在每次灾难过后的政治话语、公共话语乃至私人生活里都有体现,灾难似乎不是让世人更为警醒人性的有限、人的能力的局限、人的罪错感,却反而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了人类世界的伟大、光荣与正确。
⑧人性包含着两种可能,即向上提升的可能与向下陷溺的可能,也就是人性的自主性与可堕失性两极,正因为此,无论是基督教教义,还是儒家的道德哲学,或其他宗教文明,都强调省察克治、反求诸己的重要,这也就是一种人性上的幽暗意识。可我们在面对自然灾难的时候,幽暗意识往往被深度压抑了,意志美学却总是得到伸张与发扬。这种意志美学,是前面所说的政治美学与道德美学的理性根基,它不是从一次次的灾难中去学习如何做一个梭罗式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而是从灾难中看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努力尚且不够,人类驾驭世界的能力有待提升。灾难在强化着人类虚妄的主体性与贪得无厌的掠夺心理,灾难不再被看成是对有罪的人类的一次警诫与惩罚,而被看成在考验人类社会的物质成就与科技能力。
(有改动)
下列关于“灾难美学”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灾难来临时,我们不应该将自己想象成侥幸的幸存者,而应该理解为同受苦难的受难者。
B.灾难发生后,灾民成为了这场悲剧的配角,这是政治美学的表现,政治美学就是灾难美学最核心的体现。
C.灾难面前,缺乏精神资源的某些国人,进行自我精神按摩和情感麻痹,这种遗忘灾难的做法,其实是对受难者的二度伤害。
D.灾难美学在现实中成为公众集体性的媚俗艺术,使我们对具体的个人的苦难,缺乏一种坚韧、持久、悲悯的道德激情。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描述了灾难之后的政治美学的相关表现,与第①段的内容形成对比,很好地阐释了灾难美学的本质。
B.第③段告诉我们面对灾难,应感同身受,理解苦难;第④⑤段语意一转,叙述了人们面对灾难时的不持久的、媚俗的表现。
C.第⑥段指出传统社会中,人们因敬畏自然而有谦卑和自省的意识;第⑦段表达了“人定胜天”的美好愿望。
D.第⑧段点出意志主义是政治美学和道德美学的理性根基,意志主义强调应与自然为友,注重自我反思。

下列对原文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我们不应遗忘灾难,而应该正确地面对灾难,对待灾民。
B.“抽象的同情,具体的冷漠”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我们在面对灾难时,缺乏的道德激情。
C.一次次的灾难似乎不是让世人更为警醒与省思,却反而一次次雄辩地证明了人类世界的伟大、光荣与正确。
D.人性包含着向上提升与向下陷溺的可能,因而,无论是基督教教义,还是儒家的道德哲学,或其他宗教文明,都强调一种人性上的幽暗意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①创造经典首先离不开对传统经典的弘扬和学习,离不开对经典精神的敬畏和尊崇,离不开对于经典意义和价值的重新探究和挖掘。经典时刻在影响着作家,但是如果只在一些当代作品中寻找经典的影子或者作家摹写的痕迹,还不足以阐明经典所应产生的意义,还不足以开掘出经典爆发性或强力影响一个新时代的巨大能量。
②从当前文艺创作的实际情形来看,市场经济总在发掘着文艺作品的娱乐性和一次性消费价值,网络文学和“肥皂剧”的快速发展与膨胀已发誓要将快餐文学进行到底。一些写实性作品只着重写实,既缺乏思想的深度和文化的厚度,又欠缺性格和风格上的多样性、深刻性与审美性。传统经典精神在这个时代的文学“写手”那里常常是被解构,而非被建构的;常常是被戏谑调侃的,而非充满敬意的。所以,传统经典在当前面临的挑战,是一些读者欣赏趣味的下滑和不少创作者耐心的极端弱化。
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经典重探将给当前创作带来挑战。民族复兴既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还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加快,一场发生于中国大地上的新的文艺复兴必将来临,这又将是一个经典涌现的时代,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面和重要体现。
④经典重探应着重于经典对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经典作为精神产品的存在,其核心或根本的基质在于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取向。经典虽是作家、艺术家个人的创造,但它日后成为经典,则是历代广大读者选择的结果。所以,经典的价值观取向应该是与广大读者的价值取向相呼应和共鸣的。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民族经典对于民族价值观取向的确立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言,经典的存在就是其文明的标识,没有经典就没有文明。重探经典就是对着文明的核心——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探。
⑤经典重探还应着重于人的建设。经典是人的创造,也显示着人的理性和精神发展的高度与成熟程度。同时,经典也影响人、创造人。一部经典往往会影响一代,甚至数代人的成长。因此,重探经典还应当关注经典育人、经典立人的方面。时代前进需要怎样的人,社会进步呼唤怎样的人,我们应该从经典中获取更多的启示。人应该怎样生存,是走向崇高,还是走向粗鄙;是追求精神的独立,还是陷入物欲的深渊?传统经典都曾给予过深刻的回答。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在经典的高峰之上,我们会看得更远、更清晰。
⑥当前文艺创作上的消费主义倾向,使文化和思想流失严重,使人的精神面貌脆弱而苍白。我们的时代显然需要一场文艺复兴给文艺补充更多的钙质,滋养人的心灵,强壮人的精神。而实现这一文艺使命,以蓬勃的时代精神重探经典、重释传统,将使当前文艺创作面临新的挑战。当然,这个挑战之后,将由新的经典来书写文艺存续的新的合法性。我们有理由期待着。(选自《中国作家网》 有删节)
下列对于“经典”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创造文学经典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要弘扬和学习传统经典,并敬畏和尊崇经典精神,进而重新探究和挖掘经典意义和价值。
B.当前文艺创作的情形不容乐观,娱乐性和一次性消费价值因市场经济的引导而充斥文艺作品,网络文学和“肥皂剧”就是明证。
C.作家、艺术家的作品能成为经典是历代广大读者选择的结果,这些经典的价值取向完全与读者的一致并与之产生呼应和共鸣。
D.经典对人的影响和创造十分久远,我们重探经典时,只需站在经典的高峰上高瞻远瞩,关注经典育人、经典立人的重要作用即可。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先强调传统经典对创造经典的重要作用,再指出“如果只在一些当代作品中寻找经典的影子或者作家摹写的痕迹”是不正确的做法。
B.②段先指出当前文艺创作存在的问题,③段进而指出在伟大的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经典重探虽带来挑战,但将促使经典涌现的时代到来。
C.④段首先指出经典重探应着重于经典对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构建,⑤段紧承④段进一步指出我们要重探经典还应着重于人的建设。
D.⑥段首先指出当前文艺创作上的消费主义倾向的负面影响,进而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是以蓬勃的时代精神重探经典、重释传统。

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的核心或根本的基质是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取向,经典重探势必将给当前的文艺创作带来挑战,所以要缓慢进行。
B.民族经典对于民族价值观取向的确立有不可忽略的决定作用,中华民族对经典的重探就是对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探。
C.经典在能够显示人的理性和精神发展的高度与成熟程度的同时,还可以让我们明白时代和社会的前进需要怎样的人。
D.因为时代需要一场文艺复兴给文艺补充钙质,滋养人的心灵,强壮人的精神,所以当前文艺创作出现了消费主义倾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题目。
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缘起
通过一些历史考古出土的实物和史籍资料记载,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在遥远的仰韶文化时期便开始制作麻纤维的织物服装,告别了以兽皮树叶遮体的原始状态,从而进入到以手工为主体的服饰文明的时期。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早期的奴隶主们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将包括服饰在内的一切生活要素都政治化、等级化和伦理观念化,将服饰纳入巩固政权和统一思想观念的组成部分,并以“礼”和“法”的形式来约束人们对服饰的理解和使用,使穿衣戴帽被紧紧地笼罩在政治的光环之下,所以,对服饰的选择不再是个人喜好的自由天地。再加上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意识和丈化观念的超稳定状态,使得服饰并没有因为一顶顶王冠的易主而有所改变,反而成为历代王朝竭力继承的传统,对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更多的历史阶段上,看到的是民族大融合、生产力水平的改变、尤其是社会文化思潮对服饰的发展变化都有所影响。不管是赵武灵王迫于军事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胡服骑射”,还是个体意识觉醒后带有反叛意味的魏晋士人的着装习惯;不管是政治开明、民族文化交融时期盛唐服饰表现出来的空前解放,还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的消费欲望被激发出来并转化为智慧与行动之后,人们在服饰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创造与革新能力,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服饰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那种跌宕起伏的力度和张力。
与西方传统服饰受宗教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不同,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和解释服饰现象时不是遵循神的意志,而是更多地考虑前人的意志,追求所谓的“正宗”与“正名”。虽然他们也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材料和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服饰的制作方法与装饰项目,但是,由于基本款式是祖上制定的,属于正宗所在,因而历代统治者都不敢有所违背和改易,并以服饰制度的形式告诫世人在穿衣戴帽上必须遵从古制,因此这就导致了中国传统服饰也具有超稳定的特点。上自皇帝的冕服,下至百姓的常服,上下贯通的袍服式样几乎几千年一成不变。追寻历史遗迹,可以得知,袍服作为中国几千年亘古不变的传统款式,是在春秋时代出现的深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春秋社会以后,中国又出现一种新颖的服装,这种服装将上衣和下裳合为一体,连成一件,名谓深衣,因其穿着方便而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正如《礼记》所说:既可以为文,又可以为武;既可以摈相,又可以治军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压制和磨灭我们祖先在服饰上的创造欲望;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我们可以从历代遗留下来的人物图像、陶俑彩塑甚至出土实物中看到前人在美化自身方面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以自然为饰的朴素,精雕细刻的工艺,整体考虑的设计思路,内外兼修的深刻理解,无不凝聚成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成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服饰美学精神的根本性基础。
下列对“深衣”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衣是春秋之后中国出现的一种把上衣和下裳合为一体的新颖的服装。
B.因为深衣“既可以为文,又可以为武;既可以摈相,又可以治军旅。”所以深受社会各界欢迎。
C.中国传统服饰具有超稳定的特点,从上层贵族到下层百姓的上下贯通的袍服样式,几千年一成不变。
D.袍服作为中国几千年亘古不变的传统款式,是在春秋时代出现的深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麻纤维的织物服装的出土,标志着仰韶文化时期已经进人到以手工为主体的服饰文明的时期。
B.服饰的发展变化原因可以归结为民族大融合、生产力水平的改变、社会文化思潮涌动……
C.在传统服饰所受的影响因素中,西方更多的是受神的影响,而中国却是受前人的意志的影响更大。
D.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意识和文化观念的超稳定状态,决定了服饰并没有因为一顶顶王冠的易主而有所改变,反而成为历代王朝竭力继承的传统。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服饰被政治化、等级化和伦理观念化之后,它其实就变成了统治者巩固政权和统一思想的一件工具。
B.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魏晋士人的反叛着装,盛唐服饰的空前解放都是中华传统服饰发生发展的不同表现,但百变不动其根,传统的基本款式不变。
C.追求所谓的“正宗”与“正名”的中国传统服饰,也吸收先进的材料和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服饰的制作方法与装饰项目。
D.我们只有认真研究历代遗留下来的人物图像、陶俑彩塑才能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中国传统服饰美学精神的根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笔墨之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
程大利
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它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规律中得到印证,是通会之后的大智慧。笔墨早已不是形而下的概念,而是承载着文化精神的述说方式。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由此彰显的人格力量是笔墨的魅力所在。国画不只是在画画,是借笔墨抒写心灵,是画家精神世界的剖白,才情的彰显,学识的记录。在“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社会功能外有更宏大的功能。
画家,以绘画为职业,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离开这个喧嚣的社会越远越好,离社会远些日后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历代画论提出“清心地”,“善读书”,“却早誉”,“亲风雅”,“不可有名利之见”,就是说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这是中国画认识论的独特之处,与西方美学观不尽相同,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历代画论均论述过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足见这一命题的重要性。
人品立定之后还要读书,这是画家的终生课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只是指写诗,书画一道也是如此,读书决定着画格,读书是做学问的同义语。不做学问,画只见才情难有境界,古来大家没有不爱读书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是继承传统和体验生活。
端正了作画的态度,注意到人格的修养和锤炼,又能做到读书不缀、体察生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终生课题就是笔墨了。在笔墨技术上,前人的论述很多,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笔尽笔法、墨求墨气”,“笔墨太简,则失之阔略”,“古人位置紧而笔墨拙,今人位置懈而笔墨结”,“学者未入笔墨之境,焉能画外求妙”。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被千年以来的实践所证明。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没有间歇。观照笔法,也应是元气充沛。当外部的环境影响到人的心理和生理时,元气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出现气虚、烦躁等现象,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也有个人性格和修养的关系,元气不匀,沉不下心来,当然现出“浮气”;而元气不足,则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所以,养气是中国文人画家的功课,能做到气脉不断,笔不困,墨不涩,元气安稳,神闲意定。在这里指出气韵妙诀---心神高远则笔墨自能深厚,心境旷达则画境自然高迈,笔墨已不仅是技巧,也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是才情和知识的记录,更是人格的标志。
“通会之际,人成艺成”这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是非穷毕生精神不能实现的目标。所以,中国画是生命过程的艺术,它的最大意义是与人的生命紧紧相连,从而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选自《新华文摘》2008第1期,有删改)
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古代画论有关“笔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笔墨可以抒写心灵。笔墨的魅力所在,是在画作之中体现画家深刻的精神内涵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B.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所以,在笔墨之中,笔的作用较之墨,显得更为重要。
C.当个人的性格和修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元气就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匠气”。
D.笔墨已不是技巧,而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也记录着人的才情和知识,更是人格的标志。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人的大智慧。
B.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应该置身乡间山水,离开喧嚣的城市越远越好。
C.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突出了古人对笔墨技术的重视。
D.“通会之际,人成艺成”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要求穷毕生精神才能实现。中国画重人品人格,是与人的生命过程紧紧相连的艺术。

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认为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十分重视画家的人格精神,因此杰出的中国画作一定出于人格高尚的画家之手。
B.读书决定着画格,古来画家大师没有不爱读书的,所以说,画家书读得越多,画艺便越精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义正在于此。
C.由于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因而在笔墨技术上,抽象的论述多于具体的经验,大智慧优于小技巧。
D.中国画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中国画的境界主要体现在笔墨上,所以中国画始终关注笔墨技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文学通过否定给人以理想。文学,首先应具有否定的力量。
好的文学一方面它能表现生活的负面,适度地容忍,还其世俗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能否定它们,让人看到其不合理性,从而至少在读的那一刻,把自己交给神圣的理想,由此培植起信念,涵养出道义,抚平心底的创痛,获得前行的力量。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坚持真艺术应表现社会的不公与人类的痛苦,并要求其保持否定与颠覆的能力,成为社会的“一种救赎”。今人为物欲束缚,名缰利锁,同样不得自由。文学因此应该让人挣脱这些羁绊.向上仰望无限星空,获得属于人的精神自由。
作为人的一种精神存在方式,文学几乎从来是站在生活的反面来监管与纠正生活的。只有通过否定与批判,它才可能使社会保持健全的理想,同时因与生活的反差,成就自己的价值。文学不顺应生活,而经常站在生活的反面,是文学的性质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就是因这种否定而伟大。
浪漫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柯勒律治说文学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唤醒人们对习惯和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人看向美丽的新事物”。这就是文学的否定本性与否定的目的,它让文学从反面,成了生活最清醒的守护。
作家经由超越给人以希望。文学还应有一种超越的力量。何谓超越,指超越既存和已知,向将来与未知敞开。它有无形的特点,即常常越然逻辑之上,是谓对必然的超越;又有无限的特点,即常常越然经验之上,是谓对有限的超越;还有无前的特点,即常常越然既存之上,是谓对先在的超越。
人为何需要超越?是因他对自身存在的局限有大遗憾,因此总向往获得总体性的完整认知。超越正是他对自身限制的一种反思与突破,因此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文学是人学,因此自然也致力于通过超越寻找日常生活之外的人的存在意义和终极价值。当然,有这种超越性追求,并不意味文学可以割断与生活的联系,向壁虚构。而是说它从来都注意调动自身的洞察力,去能动地反映更深邃的生活,并将自己的反映,最大程度地与一种意义联系在一起。
古今中外,经典之作之所以打动我们并光景常新,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有这种超越。曹雪芹《红楼梦》说是“为闺阁立传”,表“情场忏悔”,但小说并未成为“个人化抒写”的范本,而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录,这与他在痛苦愤懑中寻求精神的自觉出离是有关的。有的作家所历甚少,像艾米丽·勃朗特,局处僻远,离群索居,居然短短的寿命,写成了不朽的名著《呼啸山庄》。而且,因写出人所遭受到的空前的精神压迫与异己力量对命运的强势操纵,还开启了现代派小说的先河。能超越当下,指引未来的就是真小说。
要求文学有否定的特性,与要求它能超越是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是一回事。因为文学的超越既然有从有限到无限的特点,就必然会要求作家对当下持怀疑的态度,投去冷峻的眼光,通过否定与批判,将人引渡到对生活的反思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与超越必否定一样,许多时候,否定也就是超越。揭示人生的荒凉境遇,强化作家的否定意识,正有助于凸显文学的超越性品格,从而为理想的张扬,以及诗化人生的开启创造条件。
(节选自2014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
下列关于文学的“否定”与“超越”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否定”指否定生活中的假恶丑,文学的否定体现在要展现生活的负面,展示其如何的不合理,维护社会的公平,培植人的理想和信念。
B.“超越”是指由已经存在和已知的向将来与未知敞开,是对必然的超越、对有限的超越、对先在的超越,具有无形、无限、无前的特点。
C.文学通过否定给人以理想,作家经由超越给人以希望。文学不仅要具有否定的力量,也要有超越的力量,否定和超越是好的文学中重要的方面。
D.文学的超越只追求日常生活之外更为崇高深远的东西,以自身的洞察力,否定现实性,从而为理想的张扬、诗化人生的开启创造条件。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学应保持否定和颠覆的能力,成为社会的“一种救赎”,帮助人们摆脱物欲束缚,名缰利锁,获得前行的力量,获得属于人的精神自由。
B.文学的否定本性与否定的目的,即是“通过唤醒人们对习惯和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人看向美丽的新事物”,使文学从反面,成为生活最清醒的守护。
C.超越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是因为超越正是人类对自身限制的一种反思与突破,向往获得对自身总体性的完整认知。
D.《红楼梦》《呼啸山庄》两部经典之作,不仅实现了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创作意图,而且反映了深邃的生活,渗透了超越日常生活之外的精神理想。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致力于通过超越寻找日常生活之外的人的存在意义和终极价值,显示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但这种追求并不是说文学可以抛弃生活,架空虚构。
B.文学为了使社会保持健全的理想,只有通过否定与批判来实现,而这种否定与批判又造成文学与生活的反差,从而成就了文学自身的价值。
C.文学往往站在生活的反面来监管和纠正生活,这种否定体现了文学的伟大之处;文学可以帮助人突破人生的局限,这种超越也是文学存在的价值。
D.从某种程度上讲,否定即超越,超越必否定,两者是一回事,这是因为超越必然要求作家持怀疑态度,强化作家的否定意识,从而凸显文学的超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
王泽民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如“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就是指从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这种“叩其两端”的处理方式,也着实不容易。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祖述尧舜,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乃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关于“中庸之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B.中庸是孔子推许的至高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C.在朱熹看来,中庸就是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
D.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种解释比朱熹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文中说,“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下列不能成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

A.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B.中庸从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转换为一种方法论,很难适用于每一件事情。
C.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并寻求最优解并不容易做到。
D.中道思想作为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已经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
B.能否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中庸之道,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
C.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
D.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