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墨子 ②荀子 ③老子 ④苏格拉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古希腊哲学家对欧洲和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17世纪,绝大
多数的欧洲哲学家仍然把希腊人看作是思想的权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很受苏氏哲学的影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
上,带到了家庭中和市场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论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困扰柏拉图的是他不能获得令其满意的知识来控制世界。……在寻找这一问题
答案的过程中,柏拉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唯一的世
界……实际上,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只是表象或者理念世界的不完全反应。……只
有那些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推理才干的哲学家才能知晓这个世界的秘密。
——《新全球史》
材料三 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最后不再相信柏拉图的表象和理念的理论,
他认为这一理论对理解世界是不必要的。……他的著作表达了对世界全面而连贯的理解,
以至于他后来的学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称其为“知识之父”。
——《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塞罗这一观点的理解。
(2)据材料二归纳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指出“哲学家”在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并分析他被称为“知识之
父”的理由。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这
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
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相对主义造成了个人放纵和道德破坏 |
B.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
C.智者学派的思想不能指导个人行为 |
D.智者学派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
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
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
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
是非常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
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以下选项最能
反映材料本质的是
A.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是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方式 |
B.雅典民主政治,其实就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政治 |
C.雅典民主的泛滥,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 |
D.用豆子抓阄的办法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 B.亚里士多德 | C.苏格拉底 | D.普罗泰哥拉 |
在政治主张方面,智者学派提倡过激的民主政治,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公民的政治权利;而苏格拉底则主张有德行的少数人治国,并不反对有条件的寡头政治。这说明苏格拉底
A.反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希望建立专制独裁统治 |
B.反对过激的民主,认为权力应该掌握在哲学家手中 |
C.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民主制度,注重道德建设 |
D.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专制制度,实施仁政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实行人治和法制 |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写道:苏格拉底“抨击智者冒充热爱民众,实际上却是阿谀奉迎,反复无常。而伯里克利等政治家的错误在于,他们只是在满足公民的私欲中寻求其幸福和快乐。”材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
A.关注兴趣从自然转向社会 | B.主张由哲学家执政 |
C.对雅典民主政治丧失信心 | D.力图重建道德价值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传孟子受业于子思,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鲁国、滕国、薛国等。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
——译自《孟子》
材料二:苏格拉底坐牢时,听见隔壁牢房里有个新来的犯人在哼歌,那是一首新歌,他以前从未听过。苏格拉底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
监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行刑日期迫近。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处决了吗?”
“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轻松地回答。
“那您为什么还要学新歌呢?”狱友不解地问。
这位伟人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
——《环球时报》2005年09月12日 第二十版( [美]安东尼·曼罗 王悦 编译)
材料三:“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哥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孟子的“仁政”学说为什么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临近死期还要学唱新歌包含了他怎样的信念?
(3)孟子和苏格拉底的遭遇反映出当时中国和希腊的学术研究面临的共同难题是什么?
(4)归纳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予以简要评价。
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 B.对自然界的研究 |
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 | D.对人性的研究 |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家,他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有研究。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提出理念论 |
B.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被时代证明都是正确的 |
C.以三段论为核心的伦理学至今被学界尊为权威 |
D.在哲学观点上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