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高中历史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尔夫·哈宾主编的《社会市场经济辞典》提出制定经济政策的出发点和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逻辑是“自由+秩序”和“市场+公正”。这主要强调了(   )

A.国家在经济中的管理作用加强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开始到来
C.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废除
D.自由经营、自由竞争时代的结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全国代表会议。会议召开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依据应该是(    )

A.会议阐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中共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C.会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
D.会议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重大贡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里开始,改革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1978年到1992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你怎样认识这次会议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把中国与全球化比喻为一对欢喜冤家,从被动参与、抵制反对到积极融入,悲与喜均对中国与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仅在山东境内就有青岛和烟台被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被迫开埠以后,烟台港就有英国福开森等公司开辟多条新的国际航线,一位英国人在《1865年烟台贸易报告》中写到:“将近30年来,它和渤海湾的其他几个港口一起,成为欧洲与中国商品的巨大贸易中心。”通过进出口贸易,洋行获得了大量利润,尤以仁德洋行、士美洋行等为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规定的税率,(中国)进口货为其价值的4—13%,一般普通进口物品为5%,较之开关前的税率降低了58—79%。
——《开埠后烟台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72年的一天,中国政府接到这一邀请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打电话给外贸部的领导,说现在关贸总协定已经邀请我们加入了,考虑一下,是不是要加入。……当时有一种说法: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富人俱乐部”。此外,它所宣称的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而且更为棘手的是,当时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当中,还有南非、韩国、以色列,这些都是我们的所谓“死敌””。……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国决定暂不加入关贸总协定,以后视情况发展再定。这一定,就是三十年。
材料三

——摘自2010年11月18日新闻网
材料四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上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请回答:
(1)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资本的扩张,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市场所带来的危害。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完成中国抵制参加关贸总协定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因素分析2001—2003年我国进出口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以下关键词能正确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联产承包大跃进好莱坞大片依法治国
B.中外合资互联网革命委员会南巡讲话
C.拨乱反正大包干经济适用房三个代表
D.人民公社个体户一国两制村民自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人类的历史上,各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兴起与没落,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 “耕稼劝,则农业崇,而弃本逐末者不得纵。由是,赋税可均而国用可足。”
——【明】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
材料二 重商主义约产生于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开始走向没落,支配了西方经济主流话语近300余年。彼时,西欧封建制度趋于瓦解,城市兴起,在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是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一个主张建立强大中央集权、拥护国家干预主义和殖民主义,为经济掠夺进行辩护的学派———重商主义学派兴起。
——摘编自《重商主义支配欧洲300年》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引自《邓小平南方讲话》
(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的西欧和中国分别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并从经济方面分析成因
(2)有观点认为,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政策都相继没落。结合史实分析说明上述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3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使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5)从以上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变化,你有什么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新中国的GDP增长率在1957年、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年份的GDP增长的共同因素是(  )

A.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B.生产力活跃,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
C.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B.注意加强和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C.以行政审批配置资源为主
D.根本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

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
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
D.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原有的票证供应物资逐年减少,1993年粮票全部取消,结束了50年代以来近半个世纪的短缺时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计划经济在我国终结
C.国家全面放开商品市场定价
D.物质生活不断地丰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

A.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B.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己经建立
D.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四大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试题